姓名 王薏喬(Yi-Chiao Wang) 電子郵件信箱 E-mail 資料不公開 畢業系所 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Information Management) 畢業學位 碩士(Master) 畢業時期 92學年第1學期 論文名稱(中) 短訊息服務軟體於壽險業關係行銷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 Relationship Marketing Reseaching of life insurance in short message service software 檔案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etd-0130104-105113.pdf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論文使用權限 電子論文: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論文語文/頁數 中文/64 統計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45 次,被下載 0 次 摘要(中) 自從1980年代末期,全世界開始進入個人化無線通訊,迄今全世界幾乎每個地方都可以使用個人手持式無線通訊話機。我國每個人平均擁有1.5支的行動電話,隨著無線手持設備硬體快速成長,相關應用也隨之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其中以短訊息最被現代人常應用,而其隱密性、行動化、及時化的特性讓現代的忙碌上班族喜愛。
利用短訊息通訊方的優點,可提供人們隱密性高、行動化的傳訊。這些應用又以顧客需要後續服務的行業為最需要,因為大量接觸客戶所花費的時間又很長,需要兼顧服務品質是非常不容易,這個現象又以壽險業最顯著。因此希望利用現代的科技工具與客戶服務結合,可以讓壽險業有新的想法、新的做法,以提升壽險業需要的快速、服務、關懷、關係的服務品質。
本研究對於運用上分為三方面:
一、 內部的運用:在內部行政流程中,文件與訊息的轉達佔非常大的比率,利用短訊息作為制式的訊息通知,不僅可節省成本,亦可即時傳達。
二、 外部的運作:短訊息具有一對多的特性,不僅可利用於客戶關係上的維持,亦可利用於廣告行銷上。
三、 運用資料庫與顧客關係管理及簡訊回饋機制的客戶服務:結合內部MIS系統與顧客關係管理系統,不但可提升客戶的滿意度,也可以讓業務人員與公司間保持良好的互動。因此各系統功能與短訊息服務與回饋機制的整合是需要的。
由個案公司搜集的資料可知,個案公司對於短訊息的運用愈來愈擴大,而系統使用者也逐漸的增加,因此對於短訊息的運用是屬於正面的肯定。摘要(英) none 關鍵字(中) 關係承諾 關係行銷 短訊息 關鍵字(英) short message relationship marketing relationsip commitment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備景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第三節 研究目的
第四節 研究流程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 壽險產業現況與特性
一 壽險業現況
二 壽險產業特性
三 壽險行銷特性
第二節 關係行銷之探討
一 關係行銷的定義
二 關係行銷的基本理論:承諾-信任理論與關係品質理論
三 關係行銷與傳統行銷之比較
第三節 壽險業的關係行銷
第四節 行動商務中的短訊息服務
第五節 短訊息目前運用的方式與優點
一 短訊息運用方式
二 短訊息服務的優點
第六節 短訊息與壽險業關係行銷討論
第三章、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驗證方法
第三節 研究限制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短訊息與壽險業關係行銷的探討
一 吸引方面
二 維持方面
三 多重服務方面
四 短訊息服務與關係行銷中之承諾信任模組
第二節 目前壽險業顧客關係維持及業務行銷之運用方式
一 新契約的招攬
二 保費的收取
三 保戶服務
四 組織訊息傳達
第三節 可運用短訊息服務軟體強化壽險業之關係行銷的部份
一 內部運用-組織內的運用
二 外部運用-客戶端的運用
三 運用資料庫與顧客關係管理系統及簡訊回饋機制的客戶服 務
第四節 個案研究
一 南山人壽公司簡介
二 南山人壽e化簡介
三 目前於短訊息服務軟體的運用
四 目前於短訊息服務軟體運用的反應
五 小結
第五章、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研究建議
附錄一 訪談大綱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1. 吳逸融(2002),企業導入行動科技關鍵性之策略因素,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2. 王孟紹(2001),無線應用簡短訊息服務之廣告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學位論文。
3. 盧坤利(2000),台灣地區企業採用顧客關係管理系統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黃慧珍(2003),壽險業網路科技環境下之顧客關係管理與其競爭優勢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碩士論文 。
5. 林星聖(2001),壽險產業之關係行銷研究-「承諾與信任理論」之應用,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程碩士論。
6. 蕭振農(2003),探討壽險業顧客關係管理的策略與運作流程-以南山人壽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碩士論文。
7. 辛弦璋(2003),我國人壽保險行銷通路及其效果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 蕭富峰(1998),內部行銷,第一版,台北,天下文化。
9. Berry,L.L(1983).,”Relationship Marketing”,in Emergine Perspectives on Services Marketing,Eds.L.L.Berry,G.L.Shostack,and G.D.Upah,Chicago: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25-28.
10. Hennig-Thuran,T.andA.Klee(1997),”The impact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Relationship Quality on Customer Retention:A Critical Reassessment and Model Development”,Psychology & Marketing,Vol.14(8),pp.764-797.
11. Crosby,L.A.K.R.Evans,and D.Cowles(1990),”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Services Selling:An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Perspective”,Journal of Marketing,Vol 54(July),pp68-81.
12. Westbrook,R.A(1981).,”Sources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With Retail Outlets”,Joumal of Retailing,Vol 57(Fall),pp.68-85.
13. Cronin,J.J.and S.A.Taylor(1992),”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A Reexamination and Extension”,Journal of Marketing,Vol 56(July),pp55-68.
14. Wetzels,W.,K.D.Ruyter,and M.V.Birgelen(1998),”Marketing Serrvice Relationships:the role of commitment”,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Vol 13(4/5),pp.406-423.
15. Parasuraman,A.,V.Azeithaml,and L.L.Berry(1996),”The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Service Quality”,Journal of Marketing,Vol 60,p.33.
16. Parasuraman,A.,V.Azeithaml,and L.L.Berry(1988),”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Process in the Delivery of Service Quality”,Journal of Marketing,Vol.52(April),pp.33-48.口試委員 吳仁和 - 召集委員
鄭炳強 - 委員
林信惠 - 指導教授
口試日期 2004-01-16 繳交日期 200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