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2107-12012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2107-120120
論文名稱
Title
部落格在表演藝術網路行銷之使用研究
A Study on Using Blogs in Internet Marketing of Performing Arts Group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2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6-1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7-12
關鍵字
Keywords
Web 2.0、表演藝術、網路行銷、部落格
performing arts, web 2.0, internet marketing, blo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87 次,被下載 5359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8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359 times.
中文摘要
網路行銷已是目前表演藝術行政人員常用的宣傳推廣方式,但在因應整體變化、善用網路資源與創新思維方面,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探討。研究者從網路環境、傳播溝通以及應用工具幾個面向做為研究動機的探討,以釐清目前表演藝術團體在運用網路行銷上,將可能面對的變化與問題。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表演藝術團體運用網際網路行銷的概況、使用部落格於網路行銷之現況,以及使用部落格行銷之看法與影響;研究設計以2002至2006曾入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劃」的團隊為主要受訪個案名單,透過質性的個案研究與深度訪談,以獲得研究目的所需訪談資料,藉以提供國內表演藝術運用部落格於網路行銷的發展方向與應用建議。

在「網路行銷效益」評估方面,結果顯示個案在使用網路行銷上以「品牌經營」與「擴大市場」的效益最大。就整體個案之網路行銷現況而言,人力、經費短缺、尋求免費外部資源,以及觀眾的開發管理,仍是目前受訪個案在行銷面最主要的問題所在。在「部落格行銷效益」評估方面,結果顯示個案在使用上認為「品牌形象」、「媒體曝光」、「顧客溝通」三個面向最具效益。多數個案認為目前部落格的效益是整體網路行銷工具相互加乘的結果,目前並沒辦法單就部落格行銷來衡量;其次是個案對於部落格所能投入的資源有限,故目前僅少部份團體能針對部落格發展行銷活動。因此,在沒有後續實質產出數據可供評估,以及資源受限的情況下,多數個案只能邊學習活用工具組合,邊為後續的配套調整定出策略方向。

本研究認為表演藝術團隊應該善用網路社群力量,給予觀眾「參與」的空間,而「分享」和「開放」是主要的前提;其次,搭配線上或實體行銷活動,借重「串聯」活動其病毒式行銷的口碑效應,透過網路上的意見領袖,以擴大分眾社群間的宣傳效益;第三,善用「關鍵字行銷」與「差異化行銷」,以創造表演藝術部落格間的異質性。而在部落格服務提供商的部份,本研究提出:「客製化門檻」、「群聚效應」、「入口網站型的表演藝術部落格」,以及「贊助」四項建議,期能拓展表演藝術團體與部落格服務提供商的互惠合作空間。
Abstract
The internet marketing is a common tool for performing arts administrators to use toda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things to improve since the environment, technologies and internet resources are changing quickly. To comprehend the variations and problems of internet marketing that performing arts companies may face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er studies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communi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include understanding how performance companies utilize internet marketing, blog marketing and their influences. The primary cases of this thesi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lists of 2002-2006 “The Support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ing Arts Groups” of The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The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observation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most beneficial outcomes of internet marketing are “brand management” and “market expansion.” In the present circumstance, shortage of manpower and budget, search for external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of customers are still the major problems in performing arts marketing. On the other hand, by using blog marketing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companies’ “brand image,” “media exposure,” and “customer communication.” Most of study cases consider that the benefits of blog marketing are accumulated from many internet marketing tools. It is impossible to evaluate single factor of blog. Furthermore, the investment on blog marketing are limited, thus only a few cases can develop special promotion plans through blog marketing. Without certain statistic approval, most of performance companies can only adjust their blog marketing strategies by doing.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performing arts companie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cyber communities. They can let audience share the internet space by offering them chances to participation openly. Secondly, they can combine with virtual or physical events to create viral and word-of-mouth marketing effects, and to expand the segmental community promotion through internet opinion leaders. Thirdly, the companies can use “keyword search engine” and “differential marketing” to create diversities among performing arts blogs. The study also makes four suggestions for blog service providers: customization threshold, cluster effect, performing arts blog portal, and sponsorship, and hope to encourag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 performing arts group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摘要…………………………………………………………………………………………….i
論文目次……………………………………………………………………………………...iii
圖目錄…………………………………………………………………………………………v
表目錄………………………………………………………………………………………...vi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一、 表演藝術的網路行銷
二、 目前網路行銷的問題
三、 部落格的崛起
四、 小結
第二節 研究目的……………………………………………………………………..1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3
一、 研究範圍
二、 研究限制
第四節 研究架構……………………………………………………………………..14
第五節 章節安排……………………………………………………………………..15
第六節 名詞釋義……………………………………………………………………..1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表演藝術行銷之相關文獻………………………………………………….17
第二節 網路行銷之相關文獻……………………………………………………….24
第三節 Web 2.0………………………………………………………………………39
第四節 部落格之相關文獻………………………………………………………….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69
一、 質性研究
二、 質性訪談之運用
三、 深度訪談
四、 個案研究
第二節 研究個案…………………………………………………………………….73
第三節 資料之整理與分析………………………………………………………….75
第四節 訪談題綱…………………………………………………………………….7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一節 個案之行政架構與網路行銷背景………………………………………….79
第二節 個案現行之網路行銷工具………………………………………………….90
一、 現行網路行銷工具之比較
二、 網路票務分析
三、 效益評估
第三節 個案之部落格使用現況……………………………………………………100
一、 部落格使用背景
二、 部落格架構比較
第四節 個案使用部落格之效益評估………………………………………………109
一、 行銷效益評估
二、 個案對未來使用部落格之看法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18
一、 受訪個案之網路行銷現況
二、 受訪個案使用部落格於網路行銷之分析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5
一、 對表演藝術團體的建議
二、 對部落格服務提供商的建議
三、 後續可供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129
附錄一 訪談邀請函………………………………………………………………………136
附錄二 96年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作業要點…………...137
附錄三 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申請類別及補助基準…………………………………141
附錄四 2002~2006年文建會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入選團隊名單…………….........144
附錄五 訪談逐字稿………………………………………………………………………151
附錄六 專家建議…………………………………………………………………………216


圖 目 錄
圖1-1 網際網路使用人口趨勢分析……………………………………………………….2
圖1-2 我國歷年上網人口數與普及率…………………………………………………….3
圖1-3 跨媒體使用行為…………………………………………………………………….4
圖1-4 台灣部落格相關網站頻道造訪趨勢……………………………………………….9
圖1-5 部落格網友社群性網路服務使用情形……………………………………………10
圖1-6 本研究架構…………………………………………………………………………14
圖2-1 網際網路提供服務的工具…………………………………………………………25
圖2-2 網路行銷的運作模式………………………………………………………………26
圖2-3 傳統一對多的行銷溝通模式………………………………………………………26
圖2-4 電腦媒介環境的行銷溝通模式……………………………………………………27
圖2-5 ICDC模型………………………………………………………………………….28
圖2-6 新8P行銷組合…………………………………………………………………….32
圖2-7 Cronin的顧客關係網路價值鏈……………………………………………………36
圖2-8 O'Reilly的Web 2.0 Meme Map……………………………………………………39
圖2-9 一般部落格內容………………………………………………………………..…..54
圖2-10 Krishnamurthy的部落格分類圖……………………………………………...…..57


表 目 錄
表1-1 台灣民眾各類媒體接觸率…………………………………………………………..4
表1-2 2006年台灣Web 2.0相關活動………………………………………………..........6
表2-1 網路行銷與傳統行銷比較表…………………………………………………..…..34
表2-2 Web 1.0與Web 2.0之比較…………………………………………………………44
表2-3 部落格定義分類………………………………………………………………..…..48
表2-4 國內外部落格發展歷史……………………………………………………………48
表2-5 RSS相關的名詞釋義………………………………………………………………55
表2-6 部落格和其他網路媒體之比較 I………………………………………………….59
表2-7 部落格和其他網路媒體之比較 II………………………………………………...60
表2-8 部落格和其他網路媒體之比較 III………………………………………………..60
表2-9 2006年表演藝術團體部落格………………………………………………………64
表2-10 部落格相關名詞釋義………………………………………………………………68
表3-1 預定受訪個案名單列表……………………………………………………………74
表3-2 訪談題綱……………………………………………………………………………77
表4-1 受訪者個案名單列表………………………………………………………………79
表4-2 個案現行網路行銷工具比較表……………………………………………………90
表4-3 部落格與其他網路行銷工具之比較………………………………………………93
表4-4 個案之網路票務比較表……………………………………………………………95
表4-5 個案之網路行銷效益比較…………………………………………………………99
表4-6 個案使用之部落格服務提供商比較表…………………………………………..103
表4-7 個案常用的部落格功能比較表…………………………………………………..104
表4-8 個案之部落格使用現況簡表……………………………………………………..108
表4-9 個案之部落格行銷效益比較……………………………………………………..11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份
Babbie, E. (2005),陳文俊 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雙葉。
Byrnes, W. J. (2004),桂雅文、閻惠群 譯。藝術管理這一行。台北:五觀。
Crabtree, B. F. & Miller, W. L. (2003),黃慧雯 等譯。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
David, M. & Sutton, C. D. (2006),王若馨 等譯。研究方法的基礎。台北:韋伯。
Fievet C. & Turrettini E. (2006),施瑞瑄 譯。誰沒部落格!。台北:商周。
Hill, L., O’Sullivan, C. & O’Sullivan, T. (2004),林潔盈 譯。如何開發藝術市場。台北:五觀。
Jensen, K. B. & Jankowski, N. W. (1995),唐維敏 譯。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五南。
Kotler, P. & Scheff, J. (1998),高登第 譯。票房行銷。台北:遠流。
Leinad, D. X. (2005)。究竟部落格有多紅?。民95年9月15日,取自:http://blog.yam.com/justDaniel/archives/488194.html
Lori's(2006)。國內部落格(Blog)於教學上之應用。民95年7月1日,取自:http://blog.yam.com/lori0105/archives/1241098.html
Mark(無日期)。網誌Blog的企業應用。民95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ossii.com.tw/modules/sections/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d=22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1998),李天任、藍莘 譯。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
Wright, J.(2006),洪惠芳 譯。部落格行銷。台北:麥格羅希爾。
方興東(2004)。博客的自律與他律。民95年6月4日,取自:http://www.people.com.cn/GB/wenhua/27296/2343597.html
毛向輝(2003)。Blog將成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民95年6月13日,取自:http://www.isaacmao.com/works/essays/BlogEP/Weblog_Portfolios.htm
王志平(2002)。網路行銷導論。台北:全華。
王怡雰(2004)。電腦溝通媒介與任務型態對媒介認知之影響。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啟祥(2000)。數位時代博物館的網路行銷策略。科技博物,p.72-74。
台灣網誌青年運動會(2005)。台灣網誌青年運動會官方網站。民95年6月5日,取自:http://blog.bof.tw/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世紀風華:表演藝術在台灣。台北: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統計。民95年6月5日,取自:http://event.cca.gov.tw/artsquery/static_book.htm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表演藝術產業生態系統初探。台北:文建會。
吳奕軍(1998)。從傳統行銷出發看網路行銷。突破雜誌,153,p.98-101。
吳建誼(2006)。企業如何運用部落格行銷。民95年6月5日,取自:http://blog.bof.tw/
吳苑如(2001)。網站互動性與企業公關管理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敏菁(2005)。國內表演藝術團體運用於網路行銷績效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錦範(2006)。RSS介紹及其在圖書館的應用。民95年7月16日,取自:http://www.lac.org.tw/epaper/032.html
李欣岳 主編(2006)。15分鐘搞懂Web 2.0。台北:巨思。
李欣岳(2005)。席捲企業的新勢力!Blog Inc.。e天下雜誌,民95年5月8日,取自:http://www.techvantage.com.tw/content/055/055082.asp
李治安(2006)。開放內容:一場數位資訊的草根運動(上)。民95年9月10日,取自:http://creativecommons.org.tw/static/about/maillist/archive/005
沈育德、謝光萍(2005)。使用者為何以blog 呈現個人生活?民95年10月15日,取自:http://graphics.csie.ntu.edu.tw/~edwards/Blog_Report.pdf
周一彤(2000)。網際網路對台灣現代劇團管理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立軒(2005)。網誌的使用者與使用行為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論文。
周恆甫(2005)。臺灣地區網路媒體Blog發展與應用之初探研究-以「交通大學無名小站」為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克寰(2004)。你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Blog 是甚麼碗糕啊?。民95年1月13日,取自: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3856.html
林希展(2006)。2006 Web 100全球最火紅網路獲利模式。民95年6月13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mag/2006_01_01/2006_01_01_5242.html
林芍音(無日期)。個案研究法。民95年4月1日,取自:http://www.etweb.fju.edu.tw/teacher/research_method_1.htm
林欣若(2003)。網路中的女性情誼-以台大椰林「站崗的女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5。
林泰宏(無日期)。2.0時代的圖書館 – Web 2.0、Library 2.0介紹。民95年6月13日,取自:http://www.lib.pu.edu.tw/%7Ejiang/LAROC/library2.pdf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邱承君(2006)。網誌、網誌活動與網誌世界:在理論與實踐間遞迴往覆。資訊社會研究,10,107-146。
洪永旭(1996)。網際網路的運用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影響。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敬惠(2001)。網路行銷之視覺識別體系探討-以國內網路書店為例。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文豐(2006)。部落格-新行銷公關模式。產業雜誌,民95年7月18日,取自:http://www.cnfi.org.tw/kmportal/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0265
胡敏怡(1998)。網際網路事業經營之成功因素研究—以網路書店為例。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高芷彤(2006)。從Web 2.0時代看Metadata新應用模式-Folksonomy。民95年8月25日,取自:http://content.ndap.org.tw/main/doc_detail.php?doc_id=949
張文慧(1998)。如何利用INTERNET 行銷。台北:聯經。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1-85。
張愛晶(2004)。表演藝術團體公共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產業策略評析(2006)。行銷策略與行銷組合(中)。民95年7月10日,取自: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80.htm
郭書祺(2001)。企業運用網路公關之研究初探─從電腦中介傳播談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亞萍(2000)。北市表演藝術觀眾之生活型態與行銷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致中(2003)。網路文學創作者行為之初探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瑞陽(2006)。網路行銷。台北:學貫。
傅大煜(2005)。部落格─「We the Media」時代來臨。電子商務導航,7(3),1-8。
彭開英(2007)。To Blog or Not To Blog? It is the Question. 談公司部落格(Corporate Blogs)所產生的法律問題。民96年4月4日,取自:http://www.digitalcontent.org.tw/e/temp/960404/e_960404-1.php
華翼新聞(2003)。Google同意買下網路日軟體開發業者Pyra Labs。民95年5月3日,取自:http://news.chinesewings.com/cgi-bin/site/k.cgi?code=big5&id=20030219194270956
黃國禎(2005)。初探BLOG在企業內部溝通的可行性。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曉農(2006)。台灣立法委員部落格之政治資訊行銷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榮泰生(2001)。網路行銷─電子商務實務篇。台北:五南。
賓至剛(1999)。網路行銷應用秘笈。台北:松崗。
劉一賜(2005)。2005年網路發展趨勢解析。工商時報,31版,民95年6月5日,取自:http://www.cyberone.com.tw/ItemDetailPage/ProfessionalColumnist/05ProfessionalColumnistContentByAuthor.asp?MMContentNoID=13942
劉世閔(主編)(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與文獻格式之運用:以QSR N6與EndNote 8為例。台北:心理。
劉江釗(2005)。部落格之社會網絡與自我呈現初探。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明德、曹祥雲、方之光、顏宏旭(2001)。《電子商務導論》,台北:華泰。
慧聰網(無日期)。博客歷史。民95年7月15日,取自:http://img.blog.hc360.com/zongbian/help/help_index.htm
樂多行動日誌(無日期)。什麼是Moblog?。民95年10月25日,取自:http://moblog.roodo.com/info/index_02.htm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鄭國威(2005)。Blog, Research, and Beyond。民95年6月4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5/45-05.htm
澤瑋(2006)。生活脈絡小組的wiki。民95年9月23日,取自:http://context.pbwiki.com/Blog%E6%BE%A4%E7%91%8B20060716-%E6%B7%91%E8%8A%AC%E4%BF%AE
聯合線上(2006)。blog成書不是夢!udn數位閱讀網「部落成書」計畫獲獎。民95年7月11日,取自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pr.asp?UID=4614
謝臥龍(主編)(2004)。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謝雅婷(2006)。變動世界中的10個關鍵字-「Blog」。廣告Adm雜誌,184,民95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cyberone.com.tw/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x?MMMediaType=AdmMG&MMContentNoID=34096
鍾士奇(2005)。中華航空公司e-learning 之個案研究--以新進人員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羅秋川(2000)。非營利事業網路行銷之研究-以仁壽宮網站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藝立協(2003)。BLOG部落格線上出版、網路日誌實作。臺北:上奇科技。
蘇建州、郭久蓁(2004)。應用資料採礦技術於媒體使用行為之研究─以2004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民95年9月5日,取自:http://cc.shu.edu.tw/~gioc/download/940318speech.doc
欒斌(2003)。網路行銷。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簡報。民95年7月1日,取自:http://www.ec.org.tw/knowledge/doc_download.asp?DocId=786
欒斌、羅凱揚(2001)。電子商務。台北:滄海。


西文部份
Anderson, M.D., Choobineh, J. (1996). Marketing on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Strategy: The Executive's Journal, 12(4), pp.22-9。
Angehrn, A. A. (1997). What to make of the Internet: the ICDT Model. Retrieved September 21, 2006, from http://www.insead.fr/CALT/Publication/ICDT/strategicImplication.htm
Berthon, P., Pitt, L. F. and Waston, R. T., (1996),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and the World Wide Web,” Business Horizons, Vol. 39, No. 5, pp. 24-32.
blog. (2006). Grolier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06, from Grolier Online http://gme.grolier.com.ezproxy.lib.nsysu.edu.tw:8080/cgi-bin/article?assetid=0035945-0
blog. (2006). I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06, fro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 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9404269
Blood, R. (2002). The Weblog Handbook: Practical Advice on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Your Blog. Cambridge, MA: Perseus Publishing.
Borsook, T. K. and Higginbotham-Wheat, N., (1991), “Interactivity: What is it and What can it do for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ct., pp. 11-17.
computer: glossary. (2006). Grolier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06, from Grolier Online http://gme.grolier.com.ezproxy.lib.nsysu.edu.tw:8080/cgi-bin/article?assetid=0069231-0
Cuene, J. (2005). Web 2.0: Is it a Whole New Internet? Retrieved June 15, 2006, from http://cuene.typepad.com/blog/2005/05/web_20_at_mima.html
Davids, M., (1994), “The Interactive Evolution,” 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 Vol.12, pp. 52-55.
Givotovsky, M.,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of Interactive Multimedia for Information Specialists, Special Libraries Association.
Gurzick, D. & Lutters, W. G. (2006). From the personal to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the blog life cycle. Retrieved June 3, 2006, from http://portal.acm.org/citation.cfm?id=1125614&dl=acm&coll=&CFID=15151515&CFTOKEN=6184618
Hirvela, D. (1990). The Performing Arts –An Audience’s Perspective. Kendall/HuntPublishing Company
Hoffman, D. L. & Novak, T. P. (1996). 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60, No. 3 (Jul., 1996), pp. 50-68
Hoffman, D. L., Novak, T. P. and Chatterjee, P., (1995), “Commercial cenarios for the Web: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Vol. 1, No. 3.
Krishnamurthy, S. (2002).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Blog Conversations: The Virtual Enactment of September 11. In Maastricht, The Netherlands: Internet Research 3.0.
O'Reilly, T. (2005). What Is Web 2.0 -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Retrieved May 31, 2006,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page=1
Porter M. (1985). The Value Chain. Retrieved October 10, 2006, from http://www.netmba.com/strategy/value-chain/
Schauer, B. (2005). Experience Attributes: Crucial DNA of Web 2.0. Retrieved July 4, 2006, from http://www.adaptivepath.com/publications/essays/archives/000547.php
University of Twente (2004). Media Richness Theory. Retrieved June 15, 2006, from http://www.tcw.utwente.nl/theorieenoverzicht/Theory%20clusters/Mass%20Media/Media_Richness_Theory.doc/
Vanharanta, H. & Breite, R. (2003). A Supply and Value Chain Management Methodology fo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Retrieved October 10, 2006, from http://www.deeds-ist.org/PG5/Presentations_and_docs/Paper_Vanharanta.pdf
Walther, J.B. (199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3: 3-43.
Watson, R. T., Zinkhan, G. M. & Pitt, L. F.. (2000). Integrated Internet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3(6), 97-102.
web 2.0. (2006).Webopedia. 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06, from Webopedia Online:http://www.webopedia.com/TERM/W/Web_2_point_0.html
weblog. (2006).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06, from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 http://dictionary.oed.com.ezproxy.lib.nsysu.edu.tw:8080/cgi/entry/00319399?query_type=word&queryword=BLOG&first=1&max_to_show=10&sort_type=alpha&result_place=1
Wilson, M. (2006). Encyclopedia Americana. Retrieved August 2, 2006, from http://ea.grolier.com.ezproxy.lib.nsysu.edu.tw:8080/cgi-bin/article?assetid=0308205-00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