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論文名稱 Title |
解嚴以來我國釋憲制度與人權保障之系統分析 none |
||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
|||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
語文別 Language |
||
學位類別 Degree |
頁數 Number of pages |
329 |
|
研究生 Author |
|||
指導教授 Advisor |
|||
召集委員 Convenor |
|||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
|||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
2000-06-30 |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
2000-07-26 |
關鍵字 Keywords |
人權、釋憲制度、系統分析 none |
||
統計 Statistics |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38 次,被下載 5309 次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3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309 times. |
中文摘要 |
國父 孫中山先生說:「憲法者,國家之構成法,亦即人民權利之保障書也。」其實國家之構成是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保障人民的基本人權。憲法必須配合時代變遷與社會脈動,才能與時俱進,發揮「生活的憲法」的功能。憲法解釋是檢視憲政成長的重要指標,終將成為維護憲政秩序與保障基本人權的一股主導力量。解嚴是我國憲政民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解嚴十二年多以來,我國釋憲制度發揮保障人權之功能,其成果超過之前數十年所累積者,其中有許多值得研究之處。 近年來相關文獻「量」雖明顯增加,「質」也有所進步,但最欠缺的是本土實證統計分析資料的建立。研究者共同的侷限是大法官審理案件之保密規定,無法「參與觀察」,或對人權釋憲案多僅從文義、邏輯、法理去評釋,無法與釋憲案背後活生生的「自然人」(聲請人)接觸,捕捉其心路歷程。本文研究途徑採取以系統分析為中心的整合研究途徑(整合歷史、制度、精英、行為主義、新法位階等研究途徑),綜合交互運用文獻分析、比較研究、個案詮釋、民意調查(問卷、電訪)、動態互動式調查(將民調統計資料寄給大法官尋求其回應)、面對面訪談等研究方法,另闢蹊徑,為最新第一手本土實證資料的建立及論文的「原創性」,盡最大努力。 本論文研究架構除了「緒論」與「結論」外,「本論」部分共分五大章,每章依次再分為節、項等,簡述如下: (一)緒論:不分節,分別陳述研究動機、研究目的、文獻探討、研究範圍、研究途徑、研究方法、資料說明、研究架構,使讀者對論文整體有初步概括的瞭解。 (二)第一章 民國七十六年──釋憲制度與人權保障之大歷史:以「長時間、遠距離、寬視野」的「大歷史」(macrohistory)觀點,來宏觀綜合檢討解嚴前後我國釋憲制度與人權保障的變遷史實,探討民國七十六年解嚴的轉折點,對海岸兩岸民主法治發展的歷史意義。先在時間縱軸上鳥瞰總體(森林),再橫向系統研究個案(樹木),才不會迷失方向。 (三)第二章 輸入:藉由問卷、訪談、官方資料、相關法規等之統計、分析、詮釋,瞭解對釋憲系統「需求」與「支持」的「輸入」情形,並探討釋憲制度如何進一步與這些需求與支持相結合。 (四)第三章 轉換:藉由問卷、訪談、大法官相關著作、相關法規等,掌握影響解釋程序與實際運作的因素,並討論如何使轉換過程的「黑箱」透明化。 (五)第四章 輸出:對司法院已公布之相關解釋文、解釋理由書、協同、不同意見書等內容加以統計、分析、以明瞭其特色及對人權保障之意義。 (六)第五章 影響與反饋:針對代表性解釋案例,研究其影響與執行績效,並探討如何透過聲請人之經驗、教育、國家考試及大眾傳播媒體等手段,反饋釋憲系統,產生累積性的正面影響,持續發揮保障人權的功能。 (七)結論:不分節,綜合上述,歸納研究發現,檢討研究限制,提出具體建議,並展望未來可能的發展,以供健全我國釋憲制度,發揮保障人權功能之參考。 |
Abstract |
none |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
目 次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 1∼2 二、研究目的 2∼3 三、文獻探討 3∼6 四、研究範圍 6∼7 五、研究途徑 7∼19 六、研究方法 19∼21 七、資料說明 21∼23 八、研究架構 23∼24 第一章 民國七十六年─ 釋憲制度與人權保障之大歷史 29 第一節 大歷史概說 29 第一項 黃仁宇的生平與著述 29∼30 第二項 黃仁宇的大歷史觀簡介 30∼32 第三項 大歷史觀之評論與影響 32∼33 第二節 釋憲制度與人權保障之演進史 33 第一項 釋憲制度之演進 33∼39 第二項 人權保障之演進 39∼42 第三節 一個瞻前顧後的基點 42 第一項 解嚴之前的釋憲制度與人權保障 42∼54 第二項 解嚴之後「壓縮式」的快速變遷 54∼61 第四節 「台灣經驗」對大陸地區的相對意義 61 第一項 大陸地區憲法之演進 61∼63 第二項 各界對大陸釋憲機制的看法 63∼66 第三項 台灣釋憲經驗對大陸的歷史意義 66∼72 第五節 小結 73∼74 第二章 輸入 82 第一節 概說 82 第一項 國外之理論 82∼83 第二項 國內之運用 83∼84 第二節 需求 84 第一項 民眾之認知與態度 84∼87 第二項 相關法規要件之演變 87∼88 第三項 需求之實際情形 88∼93 第四項 不受理案件之研究 93∼94 第三節 支持 94 第一項 其他政治系統的支持 94∼99 第二項 釋憲聲請人的支持 99∼101 第三項 一般民眾的支持 101∼103 第四節 小結 103 第一項 本章研究發現 103∼104 第二項 進一步結合之建議 105∼107 第三章 轉換 111 第一節 概說 111∼112 第二節 解釋程序 112∼114 第三節 實際運作 114 第一項 釋憲聲請人之心聲 114∼116 第二項 大法官之回應 116∼119 第三項 言詞辯論與說明會 119∼122 第四項 審理速度 122∼124 第四節 小結 124 第一項 本章研究發現 124∼125 第二項 具體建議 125∼128 第四章 輸出 131 第一節 概說 131∼132 第二節 解釋文與解釋理由書 132∼139 第三節 協同與不同意見書 139∼147 第四節 小結 147∼148 第五章 影響與反饋 151 第一節 概說 151∼153 第二節 影響 153∼170 第三節 反饋 170 第一項 聲請人之反饋 171∼173 第二項 教育 173∼182 第三項 國家考試 182∼185 第四項 大眾傳播媒體 185∼189 第四節 小結 189∼193 結論 197 一、 研究發現 198∼206 二、 研究限制 206∼208 三、 具體建議 208∼211 四、 展望未來 212∼220 參考資料 223∼246 附錄 247∼329 |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
一、 中文部分(按作者、編譯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 官書: 1. 《人口政策資料彙編》,台北: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民國88年11月。 2. 《立法院公報》。 3. 《司法院公報》。 4. 《司法院史實紀要(第二冊):中華民國十七年起至七十一年》,初版,台北:司法院,民國71年12月。 5. 《司法業務年報─案件分析(共六冊),民國八十二年至八十七年》,台北:司法院,民國83年至88年。 6. 《大法官釋憲史料》,台北:司法院,民國87年9月。 7.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彙編》,5版,台北:司法院,民國80年8月。 8.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續編(一)至(十二)冊》,台北:司法院,民國80年至88年。 9. 《中華民國法律志(初稿)》,台北:國史館,民國83年2月。 10. 《中國近百年憲政大事年表(1894年至1991年)》,台北:國史館,民國81年3月。 11. 《中華民國行憲十年》,台北:國民大會,民國46年12月25日。 12. 《中華民國行憲二十年》,台北:國民大會,民國56年12月25日。 13. 《中華民國行憲三十年》,台北:國民大會,民國66年12月25日。 14. 《中華民國行憲四十年》,台北:國民大會,民國76年12月25日。 15. 《中華民國行憲五十年》,台北:國民大會,民國86年12月25日。 (二) 書籍: 1.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二冊》,4版,台北:自版,民國71年9月。 2.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一冊: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台北:自版,1998年9月。 3. 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3刷,台北:自版,1999年10月。 4. 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與中國固有文化》,再版,台北:法務通訊雜誌社,民國70年3月。 5. 王伯琦,《王伯琦法學論著集》,初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8年1月。 6. 王泰升,《台灣法律史的建立》,初版,台北:自版,1997年9月。 7.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初版,台北:聯經出版,1999年4月。 8. 王育三,《美國政府》,2次修訂版第1次印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12月。 9. 王海山主編,王續琨等撰稿,《科學方法百科》,初版,台北:恩楷公司,1998年7月。 10. 王國賢,《台灣十年嬗變》,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華藝出版社,1997年5月。 11. 大衛•伊士頓(David Easton),王浦劬等譯,《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初版2刷,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4月。 12. Raymond Mcleod, Jr原著,王秉鈞主譯,《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初版1刷,台北:美商普林帝斯霍爾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1999年8月。 13. 方良柱主編,《趣味知識全書》,香港:讀者文摘。1997年。 14. 《中華民國近年之發展與評估》,初版,台北:匡華出版公司,民國79年5月。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教育司編,《憲法學教學大綱》,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8月。 16. 《新時期社會科學的回顧與前瞻─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20周年紀念文集》,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4月。 17.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編,《中國社會科學前沿報告(1998)》,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10月。 18. 冉伯恭,《政治學概論》,初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9年4月。 19. 《司法的重塑─民間司法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一)》,再版1刷,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1月。 20. 《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再版,台北:司法周刊雜誌社,民國81年3月。 21. 《司法院大法官釋憲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司法院,民國87年9月。 22. 白沙洲,《江澤民變法》,第1版,香港:明鏡出版社,1998年12月。 23. 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著,尹萍譯,《高科技•高思維》(High Tech• High Touch),初版1刷,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9年12月20日。 24. 甘懷真,《中國通史》,再修訂再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8年8月。 25.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憲法判決選譯─司法審查》,台北:司法院,民國84年6月。 26.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編者,《傳播與社會》,初版1刷,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9年11月。 27. 《大陸地區司法審查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7年4月。 28. W. Lawrence Neuman著,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初版1刷,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0年5月。 29. 朱志宏,《公共政策》,再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4年2月。 30. 朱延智,《危機處理的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幼獅文化公司,2000年1月。 31. 朱瑞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例史程》,3版,台北:黎明文化,民國79年7月。 32.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初版,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11月。 33. 江明修,《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初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6年1月。 34. 彼得•柏克(Peter Burke),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初版1刷,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1月1日。 35. 仲崇親,《中國憲法的變遷與成長》,初版,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國84年12月。 36. 任德厚,《政治學》,增訂5版,台北:自版,民國88年4月。 37. 刑泰釗,《校園法律實務》,初版,台北:教育部,民國87年3月。 38. 李永然原著、唐英秀改編、曲敬蘊漫畫,《漫畫兒童法律街2》,初版,台北:時報文化公司,民國80年10月15日。 39.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初版第1刷,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2月。 40. 李震山等合著,《法與義:Heinrich Scholler教授七十大壽祝賀論文集》,初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9年5月。 41.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初版1刷,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年5月20日。 42. 李英明,《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初版1刷,台北:生智文化公司,1999年8月。 43. 李惠宗,《憲法要義》,第2版,台北:敦煌書局,1998年1月。 44. 《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現代國家與憲法》,初版,台北:月旦出版社,1997年3月。 45. 李鴻禧,《違憲審查論》,初版第1刷,台北:元照出版,1999年12月。 46. 李澤厚、劉再復,《告別革命─二十世紀中國對談錄》,初版1刷,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2月。 47.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下)》,第1版1刷,台北:玉山社,1999年10月。 48. 李雲漢,《中國近代史》,增訂再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7年8月。 49. 中共中央黨校人權研究中心組織,李云龍,《人權問題概論》,第1版第1次印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50. 威廉斯(Bronwyn T. Williams)、布萊登•米勒(Mary Brydon-Miller)著,李志成、凌琪翔譯,《社會科學論文寫作指導》(Concept to Completion:Writing Well in the Social Science),初版1刷,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9年7月。 51. 呂亞力,《政治學》,3修訂再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6年10月。 52.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8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6年2月。 53. 高佛瑞•哈吉遜(Godfrey Hodgson),宋偉航譯,《 20th人類大世紀》(People's century, 20th),初版,台北:大地地理出版公司,1999年5月。 54.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初版第7刷,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83年5月。 55. 余光中主編,《五四,祝你生日快樂》,初版,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暨中山學術研究所,民國80年7月。 56. 余秋雨,《千年一嘆》,初版1刷,台北:時報文化,2000年3月。 57. Graham Pike & David Selby著,余伯泉、蕭阿勤譯,《人權教育活動手冊》(Human Rights Activity File),初版1刷,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8年12月1日。 58.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阮叔梅譯,《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China in Western Minds),初版1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6月。 59. 沈寂,《胡適政論與近代中國》,台灣初版第1次印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7月。 60.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釋論》,改訂第55版,台北:自版,民國81年10月。 61. 林綺雲,《後現代世界中的阿佩爾》,1版1刷,台北:洪葉文化公司,2000年1月。 62. 林騰鷂,《中華民國憲法》,4修訂初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8年10月。 63. 林山田,《五十年來的台灣法制(1945∼1995)》,增訂再版,台北:自版,1996年6月。 64. 林山田,《審判?林山田談法論政》,初版第1刷,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3月。 65. 林正義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一九九五∼一九九七》,初版1刷,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民國87年12月。 66. 林能士、張哲郎主編,《歷史(上冊)》,初版,台南:南一書局,民國88年8月。 67. 林能士主編,《歷史(下冊)》,初版,台南:南一書局,民國89年2月。 68. 林明瑞主編,《基礎物理》,初版,台南:南一書局,民國88年8月。 69. 耶林(Rudolf von Jhering)著,林文雄譯,《為權利而抗爭》(Der Kampf ums Recht),第1版第1刷,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民國85年12月。 70. 林嘉誠,《政治系統的工程師─伊士頓》,初版,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國71年11月。 71. 林信華,《邁向一個新的歐洲社會》,初版1刷,台北:五南出版公司,民國88年12月。 72.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5版,台北:自版,民國88年6月。 73. J.L. Boockholdt原著,吳文清譯,《會計資訊系統》(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初版1刷,台北:台灣西屋出版社,民國88年3月。 74. Michael Quinn Patton著,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初版3刷,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9年8月。 75. 吳統雄,《電話調查:理論與方法》,初版第3刷,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83年11月。 76. Denis Brian著,吳瑞清譯,《愛因斯坦(下)》(Einstein:A Life),第1版第4次印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1998年6月20日。 77. 《當代法學名家論文集》,台北:法學叢刊雜誌社,民國85年元月。 78. 周文欽等著,《研究方法概論》,初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5年8月。 79. 周天瑋,《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建構法治理想國》,第1版第1次印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1998年12月。 80. 《中共憲法概論》,初版,台北:法務部,民國80年6月。 81. 法務部,《國中法治與人權教育補充教材─教學指引篇》,初版,台北:教育部,民國87年2月。 82. 法治斌,《人權保障與釋憲法制:憲法專論(一)》,再版,台北:月旦出版社,1993年9月。 83. 法治斌,《人權保障與司法審查》,初版,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1月。 84. 法治斌、董保城,《中華民國憲法》,修訂再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6年8月。 85. 《憲法學基本理論》,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3月。 86. 卓澤淵主編,《法學導論》,第1版第2次印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12月。 87.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8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2年12月。 88. 孟樊、鄭祥福主編,《後現代學科與理論》,初版2刷,台北:生智文化公司,1997年11月。 89. 金觀濤、劉青峰著,《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一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90. 姜新立,《分析馬克思─馬克思理論典範的反思》,2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8年10月。 91. John Briggs & F. David Peat合著,姜靜繪譯,《亂中求序─混沌理論的永恆智慧》(Seven Life Lessons of Chaos:Timeless Wisdom from the Science of Change),初版,台北:先覺出版公司,2000年6月。 92. 胡佛,《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一):方法與理論》,初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7年1月。 93. 施河主編,《基礎生物》,初版,台南:南一書局,民國88年8月。 94. 施啟揚,《西德聯邦憲法法院論》,初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10月。 95. 洪明洲,《管理:個案、理論、辨證》,初版1刷,台北:科技圖書公司,1997年11月。 96. 洪泉湖等著,《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初版,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國82年9月。 97. 柏楊主編,《名家談人權教育》,初版1刷,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8年7月1日。 98. 城仲模,《行政法之基礎理論》,增訂初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0年10月。 99. 段重民,《法學緒論》,初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4年1月。 100. 涂懷瑩,《綜合法學與世界法學》,增訂3版,台北:自版,民國65年12月。 101. 涂懷瑩,《中華民國憲法原理》,新訂12版,台北:自版,民國79年2月。 102. 涂懷瑩,《行政法專題研究》,初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7年12月。 103. 涂子麟,《國父思想》,4修訂再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6年9月。 104. 涂子麟、江義德主編,《三民主義(上)》,初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8年8月。 105.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修訂3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7年2月。 106. 《邁向公與義的社會(上)》,初版1刷,台北:時報文教基金會,2000年2月。 107. 翁岳生編,《行政法二○○○(上冊)》,2版,台北:自版,2000年3月。 108. 馬起華,《政治理論:政治學第二冊》,初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6年10月。 109. 馬漢寶,《西洋法律思想主流之發展》,初版,台北:自版,1999年5月。 110. 馬漢寶,《法律與中國社會之變遷》,初版,台北:自版,1999年10月。 111. 柳詩軒,《電腦概論》,初版,台北:博碩文化公司,1999年8月。 112. 荊知仁主編,《憲法變遷與憲政成長》,台初版,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0年3月。 113. 荊知仁,《中國立憲史》,初版第5次印行,台北:聯經出版,民國81年12月。 114. 唐士其,《美國政府與政治》,初版1刷,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8年10月。 115. 韋端、饒志堅,《知識解碼─人類知識之數字型態》,初版第1刷,台北:曉園出版社,2000年5月。 116. 韋政通,《無限風光在險峰:毛澤東的性格與命運》,初版1刷,台北:立緒文化公司,民國88年9月。 117. 《中外歷史大事年表》,三版,台北:益群書店,民國87年9月。 118. 郝柏村,《八年參謀總長日記(下)》,第1版第1次印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00年1月1日。 119. 奧斯丁•倫尼(Austin Ranny),倪達仁譯,《政治學》(Governing: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1版,台北:雙葉書廊,民國84年8月。 120. 耿雲志編,《胡適著作選》,台灣初版第1次印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8月。 121. 耿雲卿,《憲法與法理學論叢(下冊)》,台北:華欣文化事業,民國73年3月。 122. 姚蒸民,《韓非子通論》,初版,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8年3月。 123. 徐照麗,《教學媒體》,初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88年11月。 124. 阿勒克西•德•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rville)著,秦修明、湯新楣、李宜培譯,《民主在美國》(Democracy in America),初版,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4月。 125. 《國父全集(第一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8年11月24日。 126. 《國父全集(第二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8年11月24日。 127. 《國父全集(第三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8年11月24日。 128. 《國父全集(第九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8年11月24日。 129. 國父思想教學研究會主編,《國父思想》,初版5刷,台北:幼獅文化,民國86年6月。 130. 《民權主義與政治建設》,初版,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70年元月。 131. 詹姆斯•M•伯恩斯(J.M.Burns)、杰克•W•佩爾塔森(J.W.Peltason)、托馬斯•E•克羅寧(T.E.Cronin),陸震綸等譯,《民治政府》(Government by the People),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9月。 132. Benjamin C. Kuo原著,陸仁傑編譯,《自動控制系統》(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初版7刷,台北:全華科技圖書公司,民國88年2月。 133. 曹銘宗,《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初版,台北:聯經出版,民國88年6月。 134. 《八十七年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父紀念館,民國87年5月16日。 135. 華力進,《政治學》,4版1刷,台北:五南出版公司,民國86年6月。 136. 許禎元,《政治研究方法與統計─SPSS for Windows的實例操作》,初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6年9月。 137. 許冠三,《大(活)史學答問》,初版1刷,台北:桂冠圖書,1996年1月。 138. 許志雄等著,《現代憲法論》,初版1刷,台北: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9月。 139. 許津橋,《社會理論與政治實踐》,初版,台北:圓神出版社,民國76年9月。 140. 莫紀宏,《憲法審判制度概要》,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 141. 莫紀宏,《政府與公民憲法必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全景透析》,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142. 張友漁主編,《中國法學四十年(1949─1989)》,第1版第1次印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 143. Norman K. Denzin著,張君玫譯,《解釋性互動論》(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初版1刷,台北:弘智文化公司,2000年2月。 144. 張延欣等著,《系統工程學》,第1版第1刷,北京:氣象出版社,1997年1月。 145. 《第八屆全國三民主義(中山)研究所(組)研究生學術研討會精選集》,初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5年11月。 146. 張智聖,《高普特考人測驗題實戰演習》,4版,台北:千華出版公司,1996年9月25日。 147. 張晉藩主編,《簡明中國法制史》,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9月。 148.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初版,台北:聯經出版,1998年6月。 149. 張鑫,《中國法律解說與實務》,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年。 150. 張俊雄總策劃,《世紀之辯》,初版,台北:月旦出版社,1997年12月。 151. 陳水扁,《台灣之子》,初版,台中:晨星出版公司,民國88年12月5日。 152. 陳俊榮,《大法官會議研究》,初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8年4月。 153. 陳俊榮,《大法官》,初版1刷,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9年6月。 154. 陳紀安,《美國法律》,第1版第2次印刷,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8月。 155. 陳清秀,《行政訴訟法》,初版,台北:自版,民國88年6月。 156. 陳其南,《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初版,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國81年5月。 157. 陳宜生、劉書聲,《談談熵》,初版,台北:牛頓出版公司,民國85年12月20日。 158. 陳建新,《依法治國論》,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8年6月。 159. 陳滄海,《修憲與政治的解析》,初版,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國84年12月。 160. 亨利•馬爾賽文、格爾•范德唐合著,陳雲生譯,《成文憲法的比較研究》,初版1刷,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8月。 161. 陳運財,《刑事訴訟法與正當之法律程序》,1版1刷,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9月。 162. 湯德宗,《權力分立新論》,初版,台北:自版,1998年3月。 163. 游伯欽等著,《權利自助手冊─你該知道的基本人權》,初版,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9月。 164.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初版1刷,台北:桂冠圖書,1998年12月。 165. 馮端、馮步雲,《熵》,初版,新竹:凡異出版社,民國86年11月。 166. 麥克里蘭(J.S.McClelland),彭淮棟譯,《西洋政治思想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初版,台北:商業周刊出版,2000年2月15日。 167. M.Eigen & Schuster,《超循環論》(The Hypercycle),第1版第1次印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0年5月。 168. 陶在樸,《系統動態學》,初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88年3月。 169. 喬偉主編,《利劍與天平─法律》,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5年12月。 170. 喜安幸夫,《台灣:邁向民主的泱泱大國》,1版1刷,台北:中天出版社,1999年8月。 171. 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初版,台北:聯經出版,1997年9月。 172. 黃城主編,《三民主義(上)》,初版,台南:南一書局,民國88年8月。 173. 黃人傑主編,《三民主義(上)》,台初版,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8年8月。 174.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初版第5刷,台北:聯經出版,民國82年11月。 175.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初版21刷,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11月5日。 176.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增訂2版10刷,台北:食貨出版社,民國84年2月15日。 177. 黃仁宇,《近代中國的出路》,初版,台北:聯經出版,民國84年4月。 178. 黃仁宇,《新時代的歷史觀:西學為體,中學為用》,初版1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1月。 179. 黃仁宇,《關係千萬重》,初版1刷,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11月25日。 180. 黃仁宇,《放寬歷史的視界》,增訂1版,台北:允晨文化,民國88年10月10日。 181. 《剪報資料憲政部分選輯(一)》,台北:國民大會祕書處,民國78年7月。 182. 董翔飛,《中國憲法與政府》,修訂38版,台北:自版,民國88年9月。 183. 董翔飛,《大法官解釋文與我的不同意見書》,2版,台北:自版,民國88年12月。 184.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1版第1刷,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年2月10日。 185.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初版1刷,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0年3月。 186. 楊逢泰等著,《民族主義論文集》,初版,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2年9月。 187. 畢耳(Charles A. Beard)著,楊日旭譯,《共和國》(The Republic),台北: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民國70年4月。 188. 楊日旭,《美國憲政與民主自由》,初版,台北:黎明文化,民國78年元月。 189. 楊日旭、盧瑞鍾,《政治學(上冊)》,再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78年9月。 190. 楊仁壽,《法學方法論》,台北:自版,民國83年1月。 191. 萬仁元主編,《中國近代珍藏圖片庫:孫中山與國民革命》,台灣初版第1次印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7月。 192. 鄭光甫、韋端,《抽樣方法─理論與實務》,再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7年8月。 193.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初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文化公司,民國88年8月。 194. 管歐,《法學緒論》,72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6年12月。 195. 葛永光主編,《三民主義(上)》,台北:幼獅文化,民國88年7月。 196. 管家琪,《如何自求多福─行政法入門(漫畫版)》,初版,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99年。 197. 管家琪、呂丁旺,《禮物─憲法入門(文字版)》,初版,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99年10月。 198. 蔡兆誠,《看電影•學法律》,初版,台南:平民法律出版社,2000年元月。 199. 蔡兆誠,《最好與最壞的時代:當代司法與人權評論》,初版1刷,台北:元照出版社,2000年4月。 200. 蔡文斌,《考銓行政與正當法律程序》,1版,台北:學林文化公司,2000年2月。 201. Georg kneer & Armin Nassehi著,魯貴顯譯,《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Niklas Luhmanns Theorie sozialer Systeme),1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8年11月。 202. E.博登海默著,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學方法》(Jurisprudence:The Philosophy and Method of the Law),初版1刷,台北:漢興書局,1999年11月。 203. 鄧穎懋,《輕鬆學習美國法律》,初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9年6月。 204. 蔣次寧,《釋憲制度與法治建設》,1版2刷,台北:自版,1996年4月。 205. 諸葛慕群,《憲政中國》,第1版,香港:明鏡出版社,1998年11月。 206. 鄭正忠,《海峽兩岸訴訟法制之理論與實務》,初版第1次印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2月。 207. 劉清波,《社會主義國家法制》,初版,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81年2月。 208. 劉清波,《中國大陸司法制度》,初版,台北:華泰文化公司,民國84年4月。 209. 劉孔中、李建良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民國87年6月。 210. 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第1版第2次印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4月。 211. 劉鐵錚,《大法官會議不同意見書之理論與實際》,初版,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11月。 212.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China:A New History),台初版第3次印行,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3年10月。 213. 費正清主編,劉敬坤、潘君拯主譯,《劍橋中國史第十二冊(民國篇上1912∼1949)》,初版1刷,台北:南天書局,民國88年6月。 214.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初版1刷,台北:遠流出版,1998年12月。 215. 龍冠海主編,《社會研究法》,4版,台北:廣文書局,民國87年12月。 216. 賴世培等著,《民意調查》,初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5年8月。 217. P.S.胡懷,貓頭鷹出版社翻譯,《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History of the World),初版,台北:貓頭鷹出版社,民國84年4月。 218. 薛化元、李福鐘、潘光哲著,《中國現代史》,初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7年10月。 219. 薛化元主編,《台灣歷史年表V(1989∼1994)》,初版,台北:業強出版社,1998年1月。 220. 薛化元,《台灣開發史》,初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8年7月。 221. 薛爾毅,《判決以外的文字》,初版,台北:宇宙出版社,2000年5月。 222. 亞歷山大•漢彌爾頓(Alexander Hamilton)、詹姆士•麥迪遜(James Madison)、約翰•傑(John Jay)著,謝淑斐譯,《聯邦論》(The Federalist Papers),初版,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5月。 223. 謝復生、盛杏湲主編,《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初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9年4月。 224. 謝政道,《孫中山之憲政思想》,初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8年9月。 225. 戴東雄,《民法親屬編修正後之法律疑問》,初版1刷,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3月。 226. 魏鏞,《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2版第3次印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11月。 227. 魏宏森,《系統論》,初版,台北:博遠出版公司,民國84年4月。 228. 魏萼,《中國國富論: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新國富論》,初版1刷,台北:時報文化公司,2000年5月15日。 229. 蔡玲(Linda Chao)、馬若孟(Ramon H. Myers),羅珞珈譯,《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The First Chinese Democracy),初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7年10月。 230. 羅豪才、吳擷英,《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法和政治制度》,重排本第1次印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4月。 231. 羅文基、黃炯主編,《生活科技(上)》,台北:龍騰文化公司,民國88年。 232. 拉斯威爾(Harold D. Lasswell)著,鯨鯤�和敏譯,《政治:論權勢人物的成長、時機和方法》(Politics:Who Gets What, When, How),初版4刷,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7年4月10日。 233. 蘇永欽,《憲法與社會文集》,初版,台北:自版,民國77年11月。 234. 蘇永欽,《走向憲政主義》,初版,台北:聯經出版,民國83年6月。 235. 蘇永欽,《司法改革的再改革》,1版1刷,台北:月旦出版公司,1998年10月。 236. 蘇永欽,《違憲審查》,1版,台北:學林文化公司,1999年1月。 237. 嚴家其,《聯邦中國構想》,初版,台北:聯經出版,民國81年11月。 238. 蘇俊雄,《現代法律學研究的新方向》,台初版,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9年6月。 239. 蘇俊雄,《法治政治》,台初版,台北:正中書局,民79年9月。 (三) 期刊: 1. 王如玄,〈嫁雞隨雞飛,婚後一定要住夫家嗎?─夫妻住所釋憲聲請紀要〉,《月旦法學》,第38期,1998年7月。 2. 〈大法官,我要聲請釋憲!〉,《光華雜誌》,第23卷第12期,民國87年12月。 3. 李念祖,〈從美國最高法院Marbury v. Madison判決論我國大法官釋字第九號、第三七一號解釋之推論基礎(上)〉,《軍法專刊》,第45卷第8期,民國88年8月。 4. 李麒,〈系統工程在法學研究中之應用─中國大陸之經驗及其檢討〉,《國防管理學院學報》,第15卷第1期,民國83年1月。 5. 李俊賢,〈論我國憲法上自由權之發展變遷─從大法官解釋析之〉,《憲政時代》,第25卷第3期,民國89年1月。 6. 李震山,〈台灣人權五十年回顧與前瞻〉,《月旦法學》,第44期,1998年12月。 7. 〈黃仁宇對中國現代化的啟示〉,《亞洲週刊》,第14卷第5期,2000年1月24日∼1月30日。 8. 法治斌,〈司法審查中之平等權:建構雙重基準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6卷第1期,民國85年1月。 9. 卓梨明,〈假如憲法如時裝〉,《考選周刊》,第631期,民國86年11月6日。 10. 姜新立,〈當代西方社會科學哲學〉,《中山社會科學學報》,第8卷第1期,民國83年春季。 11. 徐正戎,〈法國第五共和總統權限之剖析及其演變〉,《法學叢刊》,第158期,民國84年4月。 12. 翁岳生,〈大法官關於人身自由保障的解釋〉,《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創刊號,民國85年3月。 13. 韋名,〈黃仁宇留下的歷史觀〉,《開放雜誌》,總158期,2000年2月。 14. 郭武平,〈俄羅斯的憲政發展問題探討〉,《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8期,民國88年8月。 15. 張智聖,〈法典中提及國父 孫中山先生規定之研究〉,《革命思想》,第69卷第6期,民國79年12月15日。 16. 張智聖,〈憲法上有關婦女地位規定之研究〉,《中華婦女月刊》,第42卷第3、4期,民國80年12月。 17. 陳新民,〈基本人權保障五十年〉,《月旦法學》,第36期,1998年5月。 18. 高王凌,〈黃仁宇放寬史學的視界〉,《亞洲週刊》,第14卷第15期,2000年4月10日∼4月16日。 19. 黃仁宇,〈中國的經驗: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歷史月刊》,第144期,民國89年1月。 20. 黃宗樂,〈集會遊行法釋憲案雜記〉,《月旦法學》,第36期,1998年5月。 21. 楊日旭,〈釋憲、行憲、護憲─確建大法官會議釋憲權威〉,《國魂》,第554期,民國81年元月。 22. 葉俊榮,〈法律學門成就評估與發展〉,《科學發展月刊》,第27卷第6期,民國88年。 23. 葉俊榮,〈從國家發展與憲法變遷論大法官的釋憲機能:一九四九至一九九八〉,《台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2期,民國88年1月。 24. 劉寧榮,〈黃仁宇逝世史觀長存〉,《亞洲週刊》,第14卷第5期,2000年1月24日∼1月30日。 25. 〈憲法解釋中之協同與不同意見學術研討會〉,《憲政時代》,第25卷第1期,民國88年7月。 26. 蘇永欽,〈財產權的保障與司法審查〉,《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6卷第1期,民國85年1月。 (四) 報告: 1. 《憲政改革民意調查分析報告》,台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民國80年9月。 2.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權調查研究報告》,台北:中國人權協會,民國73年10月。 3. 吳庚,〈違憲審查制度之起源功能及發展〉,紀念中華民國憲法施行五十二週年報告,民國88年12月24日。 (五) 學位論文: 1. 王鵬翔,〈規範與邏輯:Hans Kelsen晚期規範理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5月。 2. 巨克毅,〈我國民權政治傳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士,民國78年6月。 3. 李復甸,〈從三民主義觀點論我國法律與社會變遷〉,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5年元月。 4. 徐振雄,〈我國釋憲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0年6月。 5. 陳俊榮,〈第四屆大法官會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 6. 項程華,〈我國憲法違憲審查與國會自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7月。 7. 楊院松,〈我國釋憲制度與憲政發展─釋憲系統理論之建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5月。 8. 鍾芳樺,〈法律作為系統:試論盧曼(N. Luhmann)的法社會學〉,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9. 魏志憲,〈從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的修正論我國憲法解釋制度的演變〉,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11月。 (六) 報紙: 1. 〈人權的不同面向〉,《中國時報》,民國89年2月29日,3版。 2. 〈大歷史的召喚─黃仁宇追思座談會〉,《中國時報》,民國89年1月27日,37版。 3. 王平宇,〈黃仁宇把歷史知識動人傳述〉,《聯合報》,民國89年1月16日,15版。 4. 〈釋憲五十年,任重道更遠〉,《中國時報》,民國87年9月15日,3版。 5. 〈第六屆大法官,人權天空的捍衛者〉,《中國時報》,民國87年9月16日,4版。 6. 丘宏達,〈中共修憲與法治的根本問題〉,《中國時報》,民國88年4月9日,15版。 7. 林河名,〈為人民權利奮鬥,法官挑戰惡法〉,《聯合報》,民國87年9月9日,4版。 8. 林河名,〈等待大法官,還是催促立法者?〉,《聯合報》,民國87年9月10日,4版。 9. 張智聖,〈期待中共健全違憲審查機制〉,《聯合報》,民國88年6月28日,15版。 10. 張智聖,〈保障人權,也是義務!〉,《聯合報》,民國88年12月11日,15版。 11. 張智聖,〈寫下歷史性一頁〉,《聯合報》,民國89年3月25日,15版。 12. 〈民國八十九年三月十八日〉,《聯合報》,民國89年3月20日,2版。 13. 〈釋憲五十週年期勉於大法官們〉,《聯合報》,民國87年9月15日,2版。 14. 尚有其他多種,請詳見各章註釋。 (七) 辭典: 1. 丁連財等編著,《現代用語百科》,2版,台北:書泉出版社,1997年1月。 2. 何孝元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六冊):法律學》,6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4年4月。 3. 林嘉誠、朱浤源編著,《政治學辭典》,初版2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1年1月。 4. 吳定編著,《公共政策辭典》,初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87年1月。 5. 管歐等著,《法律類似語辨異》,再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78年7月。 6. 劉清景主編,《新編法律大辭典》,初版1刷,台北:學知出版公司,民國88年9月。 (八) 法規: 1. 《最新綜合六法全書》,最新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9年6月。 2. 《新編六法全書》,2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9年4月。 3. 《學林分科六法─刑事訴訟法》,1版,台北:學林文化公司,2000年5月。 4. 《大法官會議解釋彙編》,初版,台北:雙榜文化公司,民國88年11月。 5. 《縱橫六法》,初版,台北:雙榜文化公司,民國88年12月。 二、 英文部分 (一) 文件: 1.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Bantam Books, 1998. (二) 書籍: 1. Burns, J.M. & Peltason, J.W., Government by the People,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69. 2. Berlins, Marcel & Dyer, Clare, The Law Machine, New York:Penguin Books, 1994. 3. Browne, Ken,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8. 4. Burton, Steven J., Judging in Good Faith,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5. Cullop, Floyd G.,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entor Book, 1984. 6. Campos, Paul F., Jurismania:The Madness of American Law,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7. Cassese, Antonio, Human Rights in a Changing World,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4. 8. Davies, Morton R. & Lewis, Vaughan A., Models of Political Systems,台北:文景出版社,民國64年1月。 9. Eas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65. 10. Giddens, Anthony,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7. 11. Grisham, John, The Pelican Brief, New York: Island Books, 1992. 12. Held, David, Models of Democrac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7. 13. Harr, Jonathan, A Civil Ac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95. 14. Honore, Tony, About Law:An Introduc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5. Hollis, Martin,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6. Kelsen, Hans, General Theory of Law and State,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17. Luhmann, Niklas, Social System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8. Lazarus, Edward, Closed Chambers: The Rise, Fall, and Future of the Modern Supreme Court,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9. 19. Lippmann, Walter,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Free Press Paperbacks, 1997. 20. Lane, Jan-Erik & Ersson, Svante, Comparative Politics:An Introduction and New Approach,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4. 21. Lloyd, Dennis, The Idea of Law, New York:Penguin Books, 1991. 22. Marshall, Thomas R., Public Opinion and the Supreme Court, Boston, MA: Unwin Hyman,1989. 23. Montesquieu, The Spirit of Law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24. Martin, Fenton S. & Goehlert, Robert U., How to Research the Supreme Court, Washington, D.C. :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1992. 25. McNeill, Patrick, Research Methods, New York : Routledge, 1995. 26. Ma, Han-Pao, Law and Tradi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aipei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egal Studies Series, 1999. 27. Patterson, Dennis, A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Law and Legal Theor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9. 28. Rawls, John,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9. Open the Social Science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0. Sunstein, Cass R., Legal Reasoning and Political Conflic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6. 31. Schwartz, Bernard, Decision: How the Supreme Court Decides Case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6. 32. Schwartz, Bernard, A Book of Legal Lists: The Best and Worst in American La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3. Simpson, A. W. Brian, Leading Cases in the Common Law,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6. 34. Smith, Stanley de & Brazier, Rodney, Constitu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Law, London:Penguin Books, 1994. 35. Spence, Gerry, With Justice for None:Destroying an American Myth, New York:Penguin Books, 1990. (三) 期刊: 1. Holmes, Oliver Wendell,“The Path of the Law”,Harvard Law Review, Vol.110,No.5,1997. (四) 學位論文: 1. Chen, Tsung-Fu,“Judicial Review and Social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 New York : New York University, 1996. 2. Hwang, Jau-Yuan,“Constitutional Change and Political Transition in Taiwan since 1986─The Role of Legal Institutions”, Harvard Law School, 1995. (五) 辭典、百科全書: 1. Bealey, Frank W.,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Scienc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9. 2. Crystal, David,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United Kingd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3. McLean, Iain,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4. Stewart, W.J. & Burgess, Robert, Collins Dictionary of Law, Glasgow: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6. 三、 日文部分 (一) 書籍: 1. 文英堂編輯部,《社會小學6年》,第6刷版,東京:文英堂,1997年。 2. 田村榮一郎,《公民(中學3年)》,第6刷版,東京:文英堂,1997年。 3. 橫山宏章,《中華民國》,第1刷發行,東京,中央公論社,1997年12月。 4. 《學研中學公民》,第6刷,東京:學習研究社,1998年。 5. 蘆部信喜,《憲法訴訟之理論》,初版第18刷,東京:有斐閣,平成元年8月30日。 (二) 法規: 1.《日本國憲法》,第1刷發行,東京:講談社,1997年5月9日。 |
電子全文 Fulltext |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
QR 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