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論文名稱 Title |
亡國感的因素與對投票選擇的影響:以我國2020總統大選為例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the Sense of the Nation’s Impending Doom: Taiwan’s 2020 Presidential Election |
||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
|||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
語文別 Language |
||
學位類別 Degree |
頁數 Number of pages |
96 |
|
研究生 Author |
|||
指導教授 Advisor |
|||
召集委員 Convenor |
|||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
|||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
2020-06-19 |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
2020-08-31 |
關鍵字 Keywords |
亡國感、國族認同、中國威脅、社群網站與政治、投票選擇、政治世代 Voting selection, Social media and politics, A sense of national doom , Political generation, China threat, National identity |
||
統計 Statistics |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37 次,被下載 41 次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3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1 times. |
中文摘要 |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年持續提出「民族復興」、「兩岸一家親」及「不放棄武力犯台」等軟硬兼施對台策略。面對中國威脅,「亡國感」成為甚囂塵上的一個詞彙。而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更是強化此一感受性詞彙的源頭,港警無差別攻擊市民,使得「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警語不斷被發出。本研究希望能找出「亡國感」較合理的意涵,因此透過微笑小熊調查小棧蒐集網路問卷以驗證本研究的問題與假設,資料檔將解釋中國威脅與台灣對中國的敵意氛圍、及選擇社群網站接觸政治新聞、台灣人認同與世代,如何連動影響兩岸政治氣氛,與選民在2020年總統大選時的投票選擇。因此建構兩個模型以研究「亡國感」的因素,與檢證「亡國感」是否為蔡英文以族群認同為動員選舉的主力。研究結果顯示,「亡國感」的主因為中國對台灣戰爭的威嚇一直未消失,也使得台灣人意識到中國威脅,尤其香港的反送中運動,使台灣人民感受到與香港正面臨著中國威權政體的壓迫。而「亡國感」也證實會影響選民的投票選擇:在看到香港當前的悲劇,產生最終將被中國併吞的擔憂感,蔡英文的勝選在此議題上突顯投票選擇時選民的考量因素。 |
Abstract |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in recent years put forward the “ National rejuvenation”,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are all of one family”, “Do not give up the armed forces to fight Taiwan” and other hard and soft to Taiwan strategy. Facing a threat of China, the mind sends people’ s subtle warning signals that our country’s death is fast-approaching. And the Anti-extradition movement became a turning point for the Hong Kong democracy movement until 2019, the movement has almost lost its momentum. The Hong Kong's police were indiscriminately just beating people, “Today’s Hong Kong, Tomorrow's Taiwan.” is keeping warning. The author hopes to discover a rational meaning of “a sense of the nation’s impending doom”. In order to verify my hypotheses, I conduct the data from a web survey provided by smilepoll.tw. The data are used for explaining China threat, and whether hostility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also people who use social media to understand public affair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Taiwanese identity” and age, have influenced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and voting selection in 2020 Taiwan’s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of this thesis is to construct two target detection models, and discover the concept of “a sense of the nation’s impending doom”. Also sets out to explore is “a sense of national doom” of Tsai Ing-wen, use ethnic identity as the main issue to run the election campaigns or no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use of “sense of the nation’s impending doom” is the threat of war has not gone away, resulted in Taiwanese are aware that China is the nation’s biggest threat. As well as watching the anti-extradition movement, that we are facing oppression by the same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 same subjugating force from China. And the sense of “national doom”, also confirm will affect the voters' vote choices: seeing the current tragedy in Hong Kong and fearing an apocalyptical scenario of Chinese annexation, that Tsai’s Tsai Ing-wen triumphed i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remarks highlighted the most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that determines who voters will vote for. |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
目錄 論文審定書 i 論文公開授權書 ii 致謝 i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1.2.1. 以「亡國感」意識到中國的威脅 5 1.2.2. 「亡國感」在2020年總統大選對選民投票選擇的影響 6 第二章 相關研究與文獻回顧 8 第一節 中國崛起的離心力-台灣對香港反送中的同理感 8 第二節 台灣對中國的敵意氛圍 11 第三節 國家認同的轉變 14 第四節 去中國化的教改世代 16 第五節 公民意識與社群網站興起的關聯 18 第三章 模型與設計 21 第一節 研究模型 2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4 3.2.1. 資料樣本 24 3.2.2. 測量變數 29 3.2.2.1. 依變數 30 3.2.2.2. 自變數 31 3.2.2.3. 控制變數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35 第一節 依變數與自變數的變數分布情形 35 第二節 調查資料的確認式分析:二元勝算對數迴歸模型 39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54 第一節 「亡國感」的因素 54 第二節 「亡國感」的影響:我國 2020 總統大選的觀察 57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60 參考文獻 63 (1) 書籍 63 (2) 期刊 64 附錄 68 (1) 檢視依變數:「亡國感」的感受 68 (2) 檢視依變數:投票選擇 77 |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
一. 書籍 中文: 何清漣,2019,《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台灣:八旗文化。 吳介民,2017,《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台灣:左岸文化。 ———,2017,《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台灣:南港。 吳叡人、林秀幸、蔡宏政,2016,《照破:太陽花運動的振幅、縱深與視域》,台灣:左岸文化。 邵宗海,2017,《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2016-2020》,台灣:五南。 區家麟,2015,《傘聚》,香港:天窗出版社。 張娟芬、吳介民、顧玉玲,2019,《亡國感的逆襲:台灣的機會在哪裡》,台灣:春天出版社。 張讚國,2016,《民主、民意與民粹:中港台觀察與批判》,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陳宜謙,2015,《這不是太陽花學運:318運動全記錄》,台灣:允晨文化。 黃俊傑,2006,《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灣: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Andrew J. Nathan, Andrew Scobell原著,何大明譯,2018,《沒有安全感的強國:從鎖國、開放到崛起,中國對外關係70年》,台灣:左岸文化。 J. Michael Cole原著,李明、陳雅馨、劉燕玉譯,2015,《黑色島嶼:一個外籍資深記者對台灣公民運動的調查性報導》,台灣:商周。 英文: Atton, C. & Hamilton, J. F.2008, Alternative journal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Press.Carl Schmitt,1932,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German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Norris, Pippa. 2011, Democratic Deficit: Critical Citizens Revisite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ert A. Dahl.1971. Polyarchy. Yale University Press. 二. 期刊 中文: 尹茂祥,2016,〈台灣年輕世代政治認同的現狀、特點及建議〉,《中國評論》,222:55-61。 毛鑄倫,2018,〈台灣的「去中國化」已臻瘋狂高峰〉,《海峽評論》,333:47。 王崑義,2019,〈2020民進黨的選戰策略分析〉,《中國評論》,264:48-52。 ———,2020,〈世代、港台、兩岸——蔡英文勝選後的總觀察〉,《中國評論》,266:30-33。 王國安,2012,〈巫永福國家認同的產生與轉變歷程〉,《明新學報》,39(1):41-57。 吳親恩、林奕孜,2013,〈兩岸經貿開放、認同與投票選擇:2008年與2012年總統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20(2):1-36。 吳佳勳,2020,〈當中國《香港國安法》遇上美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經濟前瞻》,190:71-76。 吳由美,2006,〈台灣國家認同的發展與反思〉,《台灣國際研究學會》,1-21。 吳啟訥,2020,〈民主化抑或民族主義化?--從歷史視角觀察台灣政治轉型〉,《二十一世紀評論》,178:4-15。 李理,2008,〈去中國化的台灣中學歷史教科書編纂〉,《海峽評論》,213:58-62。 李瑞全,2019,〈香港「反送中」運動論壇〉,《鵝湖月刊》,531:4-32。 李酉潭,2016,〈318太陽花學運編入教科書的爭議與省思〉,《新世紀智庫論壇》,73:79-83。 ———,2016,〈318太陽花學運編入教科書的爭議與省思〉,《新世紀智庫論壇》,73:79-83。 李冠成、楊婉瑩,2016,〈老台灣人 vs 新台灣人:台灣人認同世代差異之初探〉,《台灣政治學刊》,2(20):125-186。 李政忠,2003,〈從抽樣與統計方法探討網路問卷調查的可行性:比較電話訪談與網路問卷樣本的實質差異性〉,《廣播與電視》,21:55-95。 李彬,2015,〈台灣年輕世代緣何缺失中國認同〉,《中國評論》,212:58-60。 林泉忠,2016,〈透析「天然獨」現象——「中國崛起」下台港社會的離心力〉,《明報月刊》,51(1):61-65。 ———,2020,〈二十一世紀台灣國族認同啟示錄〉,《二十一世紀評論》,177:18-29。 侍建宇,2020,〈中國大陸設立「再教育營」的新疆治理策略與國際反應〉,《展望與探索月刊》,18(1):36-44。 林宗弘,2015,〈再探台灣的世代政治: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的應用,1995– 2010〉,《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2):395-436。 林瓊珠,2012,〈穩定與變動: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與統獨立場之分析〉,《選舉研究》,19(1):97-127。 施正鋒,2015,〈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現況、以及挑戰〉,《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1(4):1-32。 洪聖斐,2016,〈民主赤字與公民運動-台灣太陽花運動與香港雨傘革命之比較〉,《國際文化研究》,12(2):104-122。 韋奇宏,2020,〈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台灣的機遇與挑戰〉,《全球政治評論》,70:23-26。 孫榮光,2020,〈2016 年總統選舉桃竹苗客家/非客家選民支持蔡英文的因素比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4(2):73-93。 徐永明,2005,〈公民投票-台灣國家認同的新動力〉,《台灣民主季刊》,2(1):51-74。 翁瑞聰,2018,〈以價值共創模型為基礎探討虛擬社群之關鍵因素:臉書粉絲專頁〉,《管理資訊計算》,7(2):41-48。 高焜源,2012,〈台灣語言與文化的再中國化-戰後的分期試論〉,《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8:147-167 張明睿,2019,〈九合一選舉中的民意、民粹與民心問題〉,《中國評論》,254:62-66。 張順全、許乃偉、莊文忠,2019,〈台灣選民的真誠投票之推估:模型建構與實證分析〉,《選舉研究》,2(26):53-86。 張錦華,2015,〈從太陽花運動談新媒體、新公民、新民主〉,《台灣新社會智庫 香港專刊》,3:77-86。 莊伯仲、金至津,2019,〈候選人臉書經營和選舉結果之關聯分析:以2016年區域立法委員選舉為例〉,《選舉研究》,1(26):89-121。 許志嘉,2009,〈認同轉變:兩岸關係的結與解〉,《東亞研究》,40(1):39-74。 郭正亮,1999,〈新台灣人:從「族群民族主義」到「公民民族主義」〉,《新世紀智庫論壇》,5:40-44。 郭育仁,2020,〈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台灣的戰略機遇與挑戰〉,《全球政治評論》,17:1-6。 郭雪真,2008,〈國家主權與主權國家的迷思—人道軍事干預、經貿全球化與主權理論的反思〉,《復興崗學報》,91:143-168。 陳三井、許雪姬、楊明哲,1989,〈二二八事變的回憶:林衡道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207-236。 陳怡,2019,〈現實政治民族主義:中共解決港臺問題比較與兩岸關係前瞻〉,《全球政治評論》,65:103-132。 陳陸輝,2019,〈從民意的觀點評估兩岸關係與2020 總統選舉〉,《展望與探索月刊》,17(4):125-142。 湯梅英,2016,〈台灣公民教育的轉變歷程(II):戰後的變動與挑戰(1945–1949)〉,《台灣人權學刊》,3(4):51-68。 黃嘉玟,2005,〈探民族主義下「本土化」與「去中國化」之定位〉,《興國學報》,3:183-194。 趙敬邦,2020,〈從勞思光《歷史之懲罰》看香港的「反送中」運動〉,《鵝湖月刊》,539:27-38。 劉正山,2016,〈世代之間政治認同差異的圖像:以多重對應分析結合習慣領域視野進行的探索〉,《習慣領域期刊》,7(2):27-50。 劉時君、蘇蘅,2017,〈政治抗議事件中媒體的創新使用與實踐:以太陽花運動為例〉,《資訊社會研究》,33:147-188。 蔡宏政,2019,〈亡國感的歷史根源與解方〉,《新新聞周刊》,1698:12-53。 蔡佳泓、陳陸輝,2015,〈「中國因素」或是「公民不服從」? 從定群追蹤樣本探討太陽花學運之民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4(27):573-603。 蔡佳泓、陳陸輝,2015,〈「中國因素」或是「公民不服從」?從定群追蹤樣本探討太陽花學運之民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4):573-603。 鄭夙芬,2012,〈2012年總統選舉中的台灣認同〉,《問題與研究》,52(4):101-132。 鄭祖邦,2019,〈在中國因素下香港本土意識的分歧與整合:2003至2016 年〉,《台灣社會學》,38:115-161。 鄭鴻生,2015,〈關於東亞被殖民經驗的一些思考:台港韓三地被殖民歷史的比較〉,《思想季刊》,38:1-19。 蕭阿勤,2005,〈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台灣社會學》,9:1-58。 薛化元,2016,〈台灣認同的歷史發展與問題:從台灣身分認同到正常化國家認同〉,《新世紀智庫論壇》,74:60-73。 謝易宏,2009,〈台灣是世界中的台灣:台灣民族主義的困境與出路〉,《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研究生學會政治沙龍》,1-30。 嚴安林,2020,〈蔡英文連任後的臺海兩岸關係前景堪憂〉,《中國評論》,267:30-38。 英文: Anna Stilz.2009. Civic Nationalism and Language Policy. Philosophy & Public,3,257-292. Bennett, W. L., & Segerberg, A.2013. The logic of connective action: Digital media and the personalization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Shi, A. B., & Yang, Y. K. Tran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6, 211-245. Lien, Pei-te.2014.Democratization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changing identity politics and shifting paradigm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aiwan. Taiwan Journal of Democracy,10(2), 25-48. Metzgar, Emily and Albert Maruggi (2009). Social media and the 2008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Journal of New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6, 1: 141-165. Tobias Burgers.2019. The Dynamics of Cyber Conflict, Escalation beyond the Cyber Realm and the Impac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Eurasian Studies Quarterly,8,71-74. |
電子全文 Fulltext |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
QR 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