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12117-10302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12117-103024
論文名稱
Title
社會救助與公私協力—慈善與福利的互動成長模式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Social Assistance: An Interactive Growth Model of Charity and Welfar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7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7-07-2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7-09-12
關鍵字
Keywords
社會救助、慈善與福利、公私協力、非營利組織、福利國家
Welfare Stat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harity and Welfar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Social Assistanc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6170 次,被下載 63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617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630 times.
中文摘要
從人類歷史發展審視,可以發現一直以來人們就不斷的追求理想美好社會的建立,茲讅現今福利國家中以追求全民各階層高標準平等之超穩定結構的瑞典「社會民主福利體制」模式,或被稱為目前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社會。「福利」(welfare)一直以來為被廣泛使用概念,並為一種價值判斷,包含有倫理道德說教涵義,並等同於慈善、救濟、施捨等之救助和扶助。檢視當代政府職能,社會福利已為政府最重要職能之一,現代福利國家內涵,除社會安全外,一般認為社會救助為社會福利核心。各國福利體制雖因福利思想、觀念等不同,福利實施或有爭議,但有關社會福利推展、人民生活維護以及人民福祉之增進,仍是多數民主國家努力追求之實踐目標和施政方針。
以社會福利之國家體制模式思考,一般認為福利國家模式之形成必然與所處社會結構相符,才能制定適切之社會政策。有關我國社會福利體制與社會救助制度能否如同瑞典「社會民主福利體制」模式,邁向美好社會境地不得而知,而近代福利發展在民眾福利需求無窮,相應政府資源有限情形下,如何因應民眾生活各面向之幸福並引起廣泛注目與討論,茲以我國社會福利體制發展及政府與民間非營利部門又相應如何?本研究以歷史研究法探究,試從福利發展、福利理念、福利政策與非營利組織…等歷史發展過程解析,期藉由福利國家理念之釐清,檢視我國福利體制與社會救助制度發展情形,並探討現行我國福利體制下最適之社會救助慈善與福利互動成長模式。
茲依歷史發展審視,有關我國社會福利體制形成顯然受到西方福利思潮之極大影響或可說是移植自西方國家制度,從歐美社會福利政策歷史發展軌跡、德國基本法社會法治國討論…,及二次大戰後有關政府干預市場、提供人民福利服務,保障人民免於匱乏威脅之「左派」、「右派」思想,如國家論、第三條路、新右派、史坦恩社會國…等思想,與「左派」、「右派」之福利政策,均對我國社會福利政策發展有顯著影響,從我國憲法制定及國家社會福利政策發展歷程與歐美西方國家社會福利發展過程即可清楚顯見。自1945年以來我國社會福利政策發展,在前揭不同思潮影響、衝擊下,發展階段分:一、中間偏左社會政策階段;二、偏右社會政策階段;三、中間偏右社會政策階段;及四、中間偏左社會政策階段。至,我國憲法雖不若德國基本法一般直接將「社會國原則」明文列為憲法基本原則,但基於憲法前言之「增進人民福利」,以及憲法第一條對於「三民主義(其中民生主義)」、及「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宣示,或不難從中推演出「民生福利國原則」足以做為我國憲法原則看法。
1970年代石油危機引發連串政治、經濟和意識型態效應,福利國家出現危機,新右派思潮崛起,新管理主義與福利多元主義也隨之而生,社會福利公私協力與民營化推動與實踐,成為政府福利施政主軸。就我國推動社會福利公私協力與民營化政策發展過程檢視,初期階段政府雖有鼓勵民間辦理社會救濟措施作法,但均為地方政府自行規劃辦理,缺乏整體性政策規畫,及至1983年內政部制訂「加強結合民間力量推動社會福利實施計畫」,才有較明確中央與地方分工方式。1987年解除戒嚴以後政府與非營利組織間關係變化更為明顯變化之一,即在公部門與私人營利部門之外,出現了由各式各樣非營利組織所構成的「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這類組織直接或間接參與了社會福利、慈善、文化、教育、醫療、環保、宗教、人權倡導、社區發展與公民意識建構,並在公共議題的倡導方面,發揮了相當程度的影響力,結合民間(人力)資源,共同推展福利服務,更成為政府紓緩社會問題、滿足民眾福利需求的最佳策略,各縣市政府開始積極研擬委託民間辦理社會福利之相關辦法及規定,1984年通過之「社會福利政策綱領」更明確指出:「(政府將)採取補助、委辦、公設民營等方式,並充分運用志願服務人力,由政府支援經費及設施,透過民間組織提供多樣化及合適性的服務」。至此,我國社會福利民營化之政策導向已然可見,其後便是公私部門福利分工角色與規則之範定。而有關民間非營利組織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於社會福利角色分工未有明確情況下扮演之角色又是如何、與如何貢獻社會,及有無最適協力模式?研究者參據累年實務工作之參與,並以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與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協力為經,依歷史研究法分析,統整及建構執行最適模式。有關統整與建構執行模式(協力模式如圖6.1),前揭公私協力互動徵諸在有限政府福利資源侷限及福利資源日漸限縮情形下,不僅得以增益並能擴大受益民眾與福利範圍、提升服務品質;另在社會福利法制限制下且能扮演政府無法提供的或不足的,接替為由民間統整協助之助力(即政府可以做的或應該做,由政府部門執行;至政府沒辦法做的,由民間協力執行);再者,更可見先於政府部門服務提供之倡導角色(先於政府部門提供民眾需求之創新服務、服務方法…等),或為政府福利推動鞭策之推力。一直以來此協力方式並已為國內各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學習與參考範型。
Abstract
From the history of humanity, people are driving to pursue an ideal society. “Welfare” is used to express an idea of value judgment which includes morale, ethics, charity and social assistance. Social welfare has become the cor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The welfare system in Taiwan has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countries’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and delivery systems. The Taiwanese welfare development has four periods since 1945:(1) Center-left party (1945-1965);(2) Right-wing party (1965-1980);(3) Center-right party (1980-1993);(4) Center-left party (1993-2010).
Guiding Principles for R.O.C. Social Welfare Policy 1984 has well defined the Privatization of Social Welfare. Besides the public and profit organizations, the not-profit organization has composed the third sector after the lifing of martial law in 1987.
A “Historical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partnerships of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between Social Welfare Bureau, Kaohsiung and 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ies, Kaohsiung. The positive feedbacks of interactions of public and private partnerships are the major influential factors.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partnerships of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has enlarged the beneficiaries and quality of services. The partnerships of Social Welfare Bureau, Kaohsiung and 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ies, Kaohsiung can be a model for other local government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公開授權書 ii
摘 要 iii
Abstract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名詞界定 7
第一項 社會救助 7
第二項 公私協力 8
第三項 慈善與福利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9
第一項 研究方法 9
第二項 研究架構 11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1
第二章 福利思想影響下的我國社會福利體制與憲法規範 13
第一節 社會福利思想 13
第一項 左派社會福利思想 13
第二項 右派社會福利思想 16
第三項 有機體福利理念? 17
第四項 人權理念 21
第二節 福利國家與社會福利 23
第一項 國家角色與社會福利關係 24
第二項 社會福利理論與福利國家發展 28
第三節 福利體制研究與國家分類 42
第一項 福利體制研究 42
第二項 福利體制國家分類 43
第四節 我國社會福利憲法規範 47
第三章 我國社會福利政策演變與行政作為 54
第一節 我國社會福利政策演變與發展 54
第一項 我國社會福利的歷史發展 54
第二項 近代我國社會福利政策演變 61
第二節 我國社會救助法制發展與內涵 64
第一項 社會救助歷史與發展 64
第二項 社會救助法制發展 66
第三項 社會救助內涵 70
第四章 非營利組織發展與社會福利公私協力 73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發展與我國近代慈善事業 73
第二節 社會福利的公私協力 75
第一項 公私協力一般性論述 75
第二項 社會福利公私協力 76
第三項 社會福利公私協力發展經驗 77
第四項 公私協力夥伴關係治理模式 85
第五章 我國社會福利推動與社會福利公私協力 87
第一節 社會福利分工與公私協力 87
第一項 公私協力行政之憲法要求 87
第二項 我國社會福利推動之中央與地方政府角色分工 89
第三項 國內社會福利推動之公私協力 91
第二節 高雄市之社會福利發展與內涵 94
第一項 高雄市社會福利歷史發展 94
第二項 現階段(104 年-107 年)高雄市社會福利內涵 95
第三節 慈善組織特質與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之發展及運作 102
第一項 南部地區慈善組織特質 102
第二項 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之發展 103
第三項 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組織運作 109
第四節 高雄市社會福利發展與非營利組織之協力關係 112
第一項 夥伴關係與專業培力 112
第六章 結論:我國社會福利政策反思及社會救助慈善與福利互動成長模式 117
第一節 福利思想影響下的我國社會福利政策反思 117
第二節 慈善與福利互動成長最適模式 119
參考文獻 127
附錄 142
附錄一 142
附錄二 144
附錄三 148
附錄四 151
附錄五 15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資料

中文書籍: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文化。
王順民(2001),當代台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洪葉。
王徳毅(1971),宋代的慈善,宋史研究集第六輯,339-428,台北:國立編譯館。
白秀雄(1989),社會福利行政,台北:三民。
史坦恩著、張道義譯(2008),國家學體系:社會理論,台北:聯經。
古允文(1988),社會福利發展-經驗與理論,台北:桂冠。
Gough, Ian著、古允文譯(1995),福利國家的政治經濟學,台北:巨流。
Esping-Andersen著、古允文譯(1999),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台北:巨流。
古允文(2000),臺灣的經濟轉型與社會發展:經驗與挑戰,收錄於莫家豪、古允文主編
,龍之躍:中港臺北會發展比較,香港:香港人文科學出版社。
司徒達賢(2003),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市:天下遠見。
江明修主編(2000),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
江明修(2002),非營利組織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Richard Titmus、江紹康譯(1991),社會政策十講,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言心哲(1945),現代社會事業,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李允傑、邱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元照
李易駿(2015),社會福利概論,台北:紅葉文化。
李宗勳(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文化。
李明政、蔡漢賢(2006), 社會福利新論,松慧出版社。
Richard Titmuss〈1991〉,社會政策十講,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江亮(2011),非營利組織租稅理論與實務,台北:指南。
林萬億(1993),臺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台北:五南。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
林萬億、周淑美譯(2004),全球化與人類福利(Vic George & Paul Wilding原著),台北:
五南。
林萬億(2010),社會福利,台北:五南。
林淑馨(2011),非營利組織概論,台北:巨流。
林紀東(1998),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 (一),頁361,台北:三民。
吳庚(2004),憲法的解釋與適用,頁65-70,台北:三民。
法治斌、董保城(2004),憲法新論,頁81-91,台北:元照。
范綱華主編(2014),本土理論再想像: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新北市:群學。
官有垣、林辰穎(2000),地方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救助功能之研究:以嘉義地區的慈善會為
例,收錄於官有垣編著「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臺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台北:亞
太圖書出版社,339-370。
周陽山(1997),憲政與民主,頁7,台北:臺灣書店。
周怡君(2009),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新論,台北:紅葉文化。
孫本初(2007),新公共管理,台北:一品文化。
孫健忠(2002),台灣社會救助制度實施與建構之研究,台北:時英。
許育典(2006),憲法,台北:元照出版社。
許慶雄(2015),人權之基本原理,台灣憲法學叢書,第二號。
黑格爾著、范揚/張企泰譯(1984),法哲學原理。台北:里仁書局。
曹愛蘭(1995),福利消費者運動之興起與社會福利發展。收錄於林萬億主編,臺灣的社會
福利:民間觀點,263-278,台北:五南。
曹立前(1995),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郭生玉(198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郭明政(2006),社會憲法—社會安全制度的憲法規範,收錄於蘇永欽編,部門憲法,台北:元照。
葛克昌(1996),國家學與國家法:社會國、租稅國與法治國理念。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91),頁16-17。
張人傑(1995),「社會福利」或「國家福利」?—從國家與社會關係看我國社會安制度,收錄於臺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台北:五南。
梁其姿(1997),慈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
陳新民(1977),中華民國憲法釋論,頁850,台北:三民。
陳新民(2001),法治國家論,台北:學林文化。
陳國鈞(1994),社會政策與社會行政,台北:三民。
陳振義(2014),海峽兩岸檢察制度之比較研究-以人權保障為核心,台北:思行文化。
程明修(2006),行政行為形式選擇自由:以公私協力行為為例,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2版,頁271-326,台北:新學林。
唐文慧、王宏仁(1993),社會福利理論—流派與爭議,台北:巨流。
楊碧川(1992),歐洲社會主義運動史,台北:前衛。
鄭武國譯(1999),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台北:聯經。
詹火生(1988),社會福利理論研究,台北:巨流。
劉脩如(1988),社會政策與社會行政,台北:五南。
劉育廷等譯(2011),新風險、新福利:歐洲福利國家的轉變,Peter Taylor- Gooby主編,台
北:巨流。
Theda Socpol著、劉北城譯(1998),國家與社會革命,台北:桂冠。
蔡漢賢、李明政(2011),社會福利新論,台北:松慧。
謝榮堂(2008),社會法治國基礎問題與權救濟,頁3,台北:元照。
謝徵孚(1969),社會問題及社會政策,台北:正中。
魏紅英(2007),社會保障制度比較,新華出版社。
戴維.麥克萊倫(1988),馬克思以後的馬克思主義,台北:谷風。
蕭玉煌(2002),我國社會福利政策之規劃與實施,社會福利策劃與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蕭新煌(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現況與特色,蕭新煌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109-128,台北:巨流。
蕭新煌、孫志慧(2000),台灣非營利部門的未來,收錄於蕭新煌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481-495,台北:巨流。
蕭新煌主編(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期刊、雜誌:
天下雜誌(2011),第386期,頁170。
王湧泉(2004),台灣地區地方政府社會福利發展的影響因素:理論觀點的分析,國立高
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刊,第一期,頁187-212。
王麗容(1993),社會福利服務民營化的理念、批判與前瞻,社區發展季刊,第63期,
頁70--74。
王篤強(2007),新貧與激活:當代社會救助政策發展方向與能力取向的闡述,社區發展季
刊,116,126。
古允文(1997),從福利國家發展談民營化下國家角色的挑戰,社區發展季刊,81:
70-77。
古允文(2008),東亞福利研究的發展與對台灣的啟示,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江亮演(1995),清代臺灣社會救助機構之措施,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
李易駿(1993),海峽兩岸之社會福利政策比較,東亞季刊,第25卷,第1期,頁80 - 86。
李易駿(1994),九0年代臺灣社會福利發展與決策模式,理論與政策,第8卷,第4期,
頁55 - 66。
李訓民(2012),公法契約之控制─從公私合夥架構談起,行政法學研究。
呂寶静(1994),社會福利制度之建立:一個民眾參與的過程,社區發展季刊,67,71-74。
呂朝賢〈2001〉,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關係:以九二一賑災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
2:39-77。
呂朝賢、王德睦〈2011〉,我國社會救助法令與措施的兩項弔詭-區域性差冸待遇和貧窮陷
阱,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頁187-196。
官有垣、杜承嶸(005),臺灣南部地區慈善會的自主性、創導性及對社會的影響,社區發
展季刊,109,339-354。
林振裕(1982),我國社會福利政策與社會發展,社區發展季刊,21,73-89。
林萬億(1990),比較福利國家發展理論與方法,中國社會科學季刊,5:3,30-44。
林萬億(1991),我國社會福利事業與研究的發展,中國社會學刊,15,74-119。
林萬億(2011),解讀社會救助法,法扶會訊,第 34 期,頁 36-41。
吳英明,1996 ,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台北:復
文圖書出版社,頁32。
吳景康(1996),回憶―社會救助法,收錄於社會福利行政工作經驗傳承,蔡漢賢主編,台
北市:中國社會行政學會。
洪德旋、林振裕、江亮演、林勝義(2003)社會政策與立法,新北市:空中大學,20。
洪富峰、劉信如、李建寧(2005),高雄市社會福利發展史,社區發展季刊,109,358-367。
徐良維(2006),國家權力干預人民基本權之合法性與正當性,政策研究學報,第6期,頁
206-303。
郝鳳鳴(1996),我國社會救助法之現況分析與檢討,東海法學研究,10。
孫迺翊(2006),社會救助制度中受救助者的人性尊嚴保障-一個憲政國家興起前後的比
較觀察,月旦法學雜誌,136,65-87。
孫健忠(2000),社會救助制度的新思考,社區發展季刊,91。
孫健忠(2009),社會救助的“結”與“解”:回顧2008,展望2009,國家政策研究基金
會。
施教裕(1997),民間福利機構團體因應民營化之現況、問題及策略,社區發展,80,37-
55。
許宗力(2002),論行政任務的民營化,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
頁606。
許育典(2003),社會國,月旦法學教室,12期,頁38-43。
許雅惠(2001),社會救助新契約-英國福利改革經驗與省思,社區發展季刊,95。
唐啟明(1997),臺灣省推動社會福利事業民營化的現況與展望,社區發展,80,10-16。
張道義(2000),德國社會法關於個人社會福利資料的規範,臺北大學法學論叢,46期
,頁185-240。
張道義、徐國慶(2007),國家生命與社會生活-梁啟超的國家理論,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
刊,第15卷第2期,頁75-120。
張道義(2009),十九世紀德國國家法學者史坦恩-Lorenz von Stein 1815-1890,臺大法學論
叢,第38卷第2期,頁187-233。
張道義(2010),史坦恩與社會法學的建構,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簡訊,第11卷第2期,
頁33-39。
張道義(2010),社會理論與社會國理論,臺大法學論叢,第39卷第4期,頁1-71。
張道義(2011),社會國的國家哲學-史坦恩的人格國家,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9期,
頁47-109。
張道義(2012),德國國法學者史坦恩,憲政與行政法治評論,第6卷,中國人民大學,頁
322-355。
張魯萍(2013),私主體参與行政任務中的擔保國家理論研究,天津行政學院學報雜誌社,
第2期。
曹愛蘭(1994),加強推展政府與民間合作關係,社區發展,67,95-100。
郭明政(1997),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收錄於中華民國行憲五十年紀念專刊編輯委員會編
,中華民國行憲五十年,台北市:國民大會,頁443-470。
郭明政(1997),社會安全制度與社會法,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中心。
張世雄(1995),社會福利政策與現代政府,社區發展季刊,70,172-189。
張世雄(2001),社會救助、新貧窮問題與多層次多面向分析,社區發展季刊,95。
梁其姿(1986),明末清初民間慈善活動的興起—以江浙地區為例,食貨,15(7/8),52-79。
陸宛蘋(1999),非營利組織的定義與定位,社區發展季刊,85:29-34。
蔡秀卿(1999),台灣新世紀新價值─台灣國民黨的「四新主義」,台灣教授協會通訊。
陳定銘(2003),非營利組織行銷管理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02,218-241。
陳政智(2009),公私協力下政府部門如何協助非營利組織生存,社區發展季刊,126,181-190。
陳武雄(1997),我國推動社會福利民營化的具體作法與政策發展,社區發展,80,4-9。
陳愛娥,(1996),「自由-平等-博愛:社會國原則與法治國原則的交互作用」,臺大法學論叢,第二十六卷第二期,頁81-102。
陳武雄(1996),我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之規劃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31,4-12。
陳菊(1997),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公設民營現況、面臨問題與因應之道,社區發展,80,17-25。
陳燕禎(2005),臺灣社會福利發展-日治時代社會福利機構的歷史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9期,226-245。
黃長春(1997),我國現階段社會救助法制的探討,月旦法學雜誌,28,46-56。
黃源協(2000),社區照顧服務輸送模式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四卷第二期,179-220。
黃源協(2005),從「強制性競標」到「最佳價值」—英國地方政府公共服務績效管理之變革,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行政學報第15期,頁131-163。
黃舒芃(2006),社會權在我國憲法中的保障,中原財經法學。
彭淑華(2000),臺灣的社會福利法制分析,跨世紀社會福利研討會論文及臺北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
趙永茂(2007),從地方治理論臺灣地方政治發展的基本問題,政治科學論叢,31:1-38。
詹火生(1985),台灣社會福利模式初探,中國論壇,第229期,頁44。
詹火生、古允文(1998),新世紀的社會福利政策,台北:厚生基金會。
詹火生(2000),臺灣社會福利發展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分析,跨世紀社會福利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
詹火生(2011),一甲子以來台灣社會福利政策的演變:從理念政策到制度實踐,財團法人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詹鎮榮(2003),論民營化類型中之公私協力,月旦法學雜誌,102,頁10-12。
劉淑瓊(1997),依賴與對抗-論福利服務契約委託下政府與民間受託單位間的關係,社區
發展季刊,80,113-129。
劉淑瓊(1998),當前「公設民營」困境之回溯與前瞻—以台北市政府為例,「臺灣社會福
利發展:過去、現在、未來」學術研討會,台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劉淑瓊(2001),社會服務「民營化」再探:迷思與現實,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5(2):
7-55。
劉坤億(2003),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角色職能的轉變,空大行政學報,13,236-67。
蔡明砡(2005),我國社會立法發展歷程,社區發展季刊,109期,66-83。
鄭讚源(1997),既競爭又合作、既依賴又自主:社會福利民營化過程中政府與民間非營利組織之角色與定位,社區發展季刊,80,79-87。
薛承泰、方姿云(2005),社會救助法第四條之影響與修正建議,社區發展季刊,108,164-184。
薛承泰、杜慈容(2006),家庭變遷與社會救助政策—以台北市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4,134-146。
謝榮堂(2009),社會救助之憲法保障與實踐,社區發展季刊,124:5-14。
謝儒賢(2002),在盟約共識下重建福利提供部門間「理想夥辦關係」之初探:以社會服務民營化政策為例,台灣社會發展研究學刊,4,75-104。
簡春安(1992),我國推行社會工作員制度之省思,社會福利月刊,98, 頁11-14。
簡春安(1991),我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之未來發展方向,社區發展季刊,57,頁126-
128。
蕭玉煌(2001),我國社會救助政策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95。
蕭玉煌(2002),如何健全社會福利之組織體系,社區發展季刊,98期,14-15。
蘇麗瓊(2001),社會救助新模式--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推動低收入戶第二代希望工程脫貧方案之介紹,社區發展季刊,95,34-40。
蘇麗瓊、吳盈玉(2011),高雄市社會福利發展與蛻變,社區發展季刊,133,253-264。
顧忠華(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台灣社會學研究,4:145-189。
龍冠海(1963),社會學在中國的地位與職務,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

研討會:
王湧泉(2003),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社會福利角色分工初探,「性別、兒童與社會福
利-成長停滯年代下的思考」學術研討會。
古允文(2000),不確定的年代-走向鋼索上的社會福利發展,跨世紀社會福利研討會論文
,臺北: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
古允文(2011),超越兩難:期待經濟與福利相容的政策,社會福利模式-從傳承到創新福
研討會,北京:財團法人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江明修、鄭勝分(2002),全球性公民社會組織之結構、管理策略與結盟之道,政大公共政
策論壇:全球化與台灣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學術研究與合作委員會,頁8-14。
李易駿、古允文(2002),「東亞福利體制初探」,台灣社會學會、東海大學主辦,重訪東亞:
全球、區域、國家公民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
林萬億(1998),社會福利民營化:停看聽,「臺灣社會福利發展:過去、現在、未來」學
術研討會,台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陳怡如、古允文(2005),我國青年就業方案初探-公私協力觀點,社會暨健康政策的變動與創新趨勢邁向多元整合的福利體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高雄: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
黃源協(2001),非營利社會福利機構的公關行銷–契約化關係下的責信觀點之分析,「新世紀、新人類、新希望 – 展望二十一世紀社會福利策劃與管理研討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
程明修(2007),從民營化結果法到行政合作法-以行政助手之法規制為中心,海峽兩岸「民營化對行政法制之挑戰與因應」學術研討會,臺灣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學研究中心與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合辦。
詹鎮榮(2007),民營化對行政法制之挑戰及其因應,海峽兩岸「民營化對行政法制之挑戰
與因應」學術研討會,臺灣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學研究中心與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合
辦。

學位論文:
王綉蘭(2007),地方政府老人居家服務方案委託政府採購評選過程之評估—多元競合模
式的初步建構。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林惠華(2002),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益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台北:國
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郁婷(2002),建構危機狀態下的公私協力關係--九二一緊急醫療與安置照顧在災難管理
過程中的角色,台中: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頁6。
陳燕禎(2004),政府與本土非營利組織關係之轉變-財團法人臺灣省私立臺北仁濟院歷史研究分析,南投:國際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博士論文。
陳怡平(2000),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部門互動關係之研究-以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為例,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政府出版品:
內政部部史(1993),內政部編印。
內政部社會司(1995),社會福利輯要,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1999),臺灣省政府組織調整後社政業務分工及作業流程說明會議資料,內政部編
印。
內政部(2004),「衛生及社會安全部」組織規劃參考資料,內政部編印。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8),政府採購資訊。
社政年報(2000、2001、2004),內政部編印。
社團法人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協會(2008),慶祝二十五週年特刊。
社團法人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2013),創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
江明修、馮燕、官有垣、邱瑜瑾、劉維公、陸宛蘋、高永興(2002),二○○一年臺灣的基
金會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林萬億、陳毓文、秦文力(1997),社會福利公設民營模式與法治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
報告。
研考會(1989),我國社會福利定義、範圍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孫健忠(2003),社會福利行政體制,收錄於2010年社會發展策略社會福利研究報告,行
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許坋妃、黃松林、蔡錦德(2004),慈善組織專業化轉型個案研究-以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
協會為例,2004年社會福利專業化、本土化、民營化學術與實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頁263-282,內政部、屏東科技大學主編。
黃松林(2003),方案設計、評估與實務篇—總導讀,蘇麗瓊總編輯,本土與創新:社會工作實務,頁149-189,高雄:高雄市政府社會局。
黃茂榮、城仲謀(1991),行政業務委託民間辦理之可行性及其範圍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臺灣省政府社會處(1950)社會法令輯要(第三輯),臺灣省政府社會處編印。
臺灣省政府社會處(1966)臺灣省政府社會處大事紀要,南投中興新村:臺灣省政府社會
處編印。
戴西君(1995),近代臺臺灣社會福利的發展,收錄於臺灣省文獻會編印,臺灣近代史-
社會篇,南投中興新村:臺灣省文獻會編印。
總統府(2011),打造臺灣人權新世紀:馬總統談話輯(民國97-99年), 中華民國政府出
版品。
簡春安、許臨高、陶蕃瀛、賴淑霞(1993),台灣省各縣市推行社會工作員制度評鑑研究,
中興新村:省社會處。


政府網站:
行政院(2006),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推動業務委託民間辦理實施要點(行政院民國92年
4月24日院授人力字第號函修正,(http://www129.tpg.gov.tw/mbas/doc1/y5-95/21a.doc)。


英文資料:
Alcock, P., & Craig, G. (Eds.) (2001). International Social Policy.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Ansell, C., & Gash, A. (2008).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8, 4, pp. 543-571.
Aspalter, C. (2001). Conservative Welfare State Systems in East Asia.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Aspalter, C. (ed.) (2002). Discovering the Welfare State in East Asia.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Barker, R. L. (1991). Social Work Dictionary. Maryland: NASW
Bobbio, N. and Allan C. (1997).Left and R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a Political Distinc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51.
Chang, L. Y., & Tsai, W. H. (1985). Politics, Ide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Social Welfare Legislation in Taiwa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ology, 17, pp. 233-262.
Choi, Y. C. (1999). The Dynamics of Public Service Contracting–The British Experience. Bristol : The Policy Press.
Coston, J. M. (1998).“A model and typology of government-npo relationship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7 (3), pp. 358-382.
Deacon, A. (2002). Perspective on Welfare-Ideas, Ideologies and Policy Debate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Esping-Andersen, G. (1990). 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Esping-Andersen, Gosta,(ed.) (1996). Welfare States in Transition: National Adaptations in Global Economics. London: Sage.
Esping-Andersen, G., Gallie, D., Hemerijck, A., & Myles, J. (2002). Why We Need A New Welfare Sta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tzpatrick, T. (2001). Welfare Theory: An Introduction . Palgrave.
Gilbert, F. (1977). From political to social history: Lorenz von Stein and the revolution of 1848, in History: choice and commitment.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pp. 411-421.
Gallie., D. (2001). Welfare Regimes and the Experience of Unemployment in Europe.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ic, G., & Miller, S. (1994). Social Policy Towards 2000: Squaring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 Routledge.
Goodman, R., Gordon White, G., & Kwon, H. (Eds.) (1998). The East Asian Welfare Model: Welfare Orientalism and State. London: Routledge.
Gough, I., & Wood, G. (Eds.) (2004). Insecurity and Welfare Regimes in Asia,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Social Policy in Development Contex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egory and Stuart, (2003). Comparing Economic System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62.
Gronbjerg, K. A. (1987). Patterns of institutional relations in the welfare state: Public mandates and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S. A. Ostrander (Ed.) Shifting the debate: Public/private sector relations in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 (pp. 64-80).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ooks.
Hill, M. (1997). Understanding Social Policy (5th e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
Holliday, I. (2000). Productivist Welfare Capitalism: Social Policy in East Asia. Political Studies, 48, pp.706-723.
Holliday, I. and Paul W. (Eds) (2003). Welfare Capitalism in East Asia: Social Policy in the Tiger Economies.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Huber, E. and Stephens, J. D. (2001). Development and Crisis of the welfare State: parties and Policies in Global Markets.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aly, J. (1998). Welfare Options–Delivering Social Services, Australia: Allen & Unwin.
Healy, K. ( 2005). Social Work Theories in Context: Creating Frameworks for Practice.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Janie Percy-Smith (2000). Policy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Towards Inclus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Jang, D. Y., & Hsu, K. C. (2015). Lorenz von Stein and Chines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A Reexamination of Legal History, NTU Law Review, Vol.10, No.1, pp.1-43.
Joachim Singelmann and Peter Singelmann( 2001).“Lorenz von Stein and the paradigmatic
bifurcation of social theor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37, No. 3. pp. 431-451.
Joanne C. Reuss, (2000). American Folk Music and Left-Wing Politics, The Scarecrow Press.
Jones, Catherine,( 2005).“Reviews”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39: 80-94.
Mengelberg, K. (1961). Lorenz von Stein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Historical Sociology. Journal of the Historical of Ideas, vol. 22, pp. 267-274.
Kaethe Mengelberg, (1961).“Lorenz von Stein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historical sociology”, Journal of the Historical of Ideas, vol. 22, pp. 267-274.
Kelso, W. (1994). Poverty and Underclas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Kemshall, H. (2002). Risk, Social Policy and Welfare. Open University Press.
Knoke, D. (1983). Voluntary Agencies and the Personal Social Service, in Powell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1987:243.
Korpi, W. (2003). Welfare-State Regress in Western Europe: Politics, Institutions, Globalization, and Europeanization, Annu. Rev. Social. 29, pp. 589-609.
Kramer, R. M. (1981). Voluntary Agencies in the Welfare Stat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ramer, D. (1983). Organization Sponsorship and Influence Reputation of Social Influence Associations. Social Forces, vol. 61(4):1065-1087.
Kronauer, M. A. (ed.) (1997). Empirical Poverty Research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 Ashgate.
Ku, Y. W. (1997). Welfare Capitalism in Taiwan: State, Economy and Social Policy. Basingstoke: Macmillan.
Lane, J. E. (2001). From Long-Term to Short-Term Contracting. Public Adiministration, 79(1): pp.29--47.
Lin, W. (1990). The Chinese Centry and Social Philanthrop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ology, 20:143-186
Lin, W. (1991). The Structural Determinats of Welfare Effort in Past-war Taiwan.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34, pp.171-190.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psky,M.,& Smith, S.R (1990).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 and the Welfare State.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04(4):625-648.
Lowenthal, Richard, (1981). The Post War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Democracy, by Allanheld, Osmun Co.
Macarov, D. (1995). Social Welfare: Structure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Sage.
Moisio, P., Muffels, P., & Tsakloglou, D. G. (2002). The Nature of Social Exclusion: Spiral of Precariousness or Statistical Category?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an Welfare States.
Morgan, D. R., & England, R. E. (1988). The two faces of Privatiz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8, pp.979--987.
Nita Rudra. (2007). Welfare Stat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nique or Universal?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69(2): 378-396.
Nutt, P C., & Backoff, R. W. (1992).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Public and Third Sector Organizations: A Handbook for Leader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O'Connor J. (1987).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Rela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est European Unitary States.
Percy-Smith, J. (2000). Policy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Towards Inclus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Pigou﹐A. C. (1952).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Macmillan (4th ed.). London﹐Ruggles, Patricia 1990 Drawing the Line. The Urban Institute Press.
Przeworski, A. (1985). Capitalism and Social and Social Democracy (1985, By Cambridge.
Reamer, F. G. (1993).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Social W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alamon, Lester M. (1995).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in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ingelmann J., & Singelmann, P. ( 2001).“Lorenz von Stein and the paradigmatic bifurcation of social theor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37, No. 3. pp. 431-451.
Skcopol, T.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hapter1.pp3-37.
Skocpol, T., & Edwin A. (1986).“State and Social Policies” Ann. Rev. Social ,12:131-57.
Skcopol, T. (1995). Social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future possibilitie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kidmore, R. A., Thackeray, M. G., Farley, O. W., Smith L. L., & Boyle, S.W. (2000).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New York: Allyn Bacon.
Sullivan, H., & Skelcher, C. (2002). Working Across Boundaries :Collaboration in Public Servic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Tracy, N. (1983). The Origins of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By Croom.
Wolff and Resnick, Richard and Stephen.(1987). Economics: Marxian versus Neoclassical.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130.
德文資料
Stefan Koslowski, “Vom socialen Staat zum Sozialstaat”, Der Staat, Bd.34 1995 S. 221ff.
Juegen Zader, Lorenz von Stein als Soziologe, Quellen zur Verwaltungsgeschichte Nr. 17, 2002, S. 15.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