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25123-12040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25123-120409
論文名稱
Title
臺灣高中生投票意願之研究:從18歲公民權探析
A Study of the Voting Willingnes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 An exploration of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he 18-year-old citizenship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9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23-06-1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23-07-25
關鍵字
Keywords
高中生、18歲公民權認知與態度、政治參與、投票諮詢網站、投票意願
high school students, 18-year-old civil rights cognition and attitud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voting advice website, willingness to vot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120 次,被下載 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12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面對我國18歲公民權的修憲案之背景下,藉此觀察並探析高中生對於18歲公民權的認知與態度,以及其自身的政治參與為何,同時,為測試高中生對於使用投票諮詢網站作為其獲得政黨及政治人物資訊的意願與否,使用準實驗設計法來觀察該網站(iVoter)是否對其投票意願產生影響等,另一方面也利用迴歸分析嘗試驗證高中生在不同基本背景下對於18歲公民權的認知與態度、政治參與之間的影響關係,並藉由納入國內投票諮詢網站(iVoter)之使用後,來測試投票諮詢網站是否對於高中生的投票意願有所幫助,並測試使用投票諮詢網站(iVoter)對於政治參與以及投票意願間的調節效果是否存在。

研究結果顯示:整體而言,針對本研究所提出的六大假設,經由迴歸分析驗證後可發現除了高中生的「政治參與」對於「18歲公民權的認知與態度」有正向影響關係外,同時,這2大變數也對於學生的「投票意願」有正向影響關係,惟實證結果亦發現當納入學生的「基本背景」以及「導入國內投票諮詢網站(iVoter)」與前述2大變數一同帶入迴歸模型進行驗證後,除「政治參與」以及「18歲公民權的認知與態度」仍對於學生的「投票意願」最具關鍵影響力外,另2項本研究所關切的「基本背景」以及「導入國內投票諮詢網站(iVoter)之使用」對於學生的「投票意願」則不明顯具有影響力。然而,由於本研究採用立意抽樣的方式,所調查的樣本不具推論性,故所獲發現仍存在進一步檢視的空間。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observe and analyze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 citizenship at the age of 18 and their ow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on 18-year old citizenship in Taiwan.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test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use the voting website as a means of obtaining information about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ians,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to observe whether the website (iVoter) had an impact on their willingness to vote, etc. On the other h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also used to try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 18-year old citizenship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under different basic contexts. On the other hand,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also used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and attitudes toward 18-year-old citizenship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ifferent basic contexts, and to test whether the use of the voting advice website (iVoter) helped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vote by incorporating the use of the iVoter, as well as to test the impact of the use of the iVoter o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tudy also tested whether the use of the iVoter had a moderating effect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voting intention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in general, the six hypothese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were validat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it was foun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positive effec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n "awareness and attitude towards citizenship at age 18", these two variables also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vote", but the empirical results also found that, when students' "basic background"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Mainland China" were included, the effect of using the iVoter on the voting inten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However, the empirical results also found that when students' "basic background" and "access to the iVoter" were included in the regression model together with the two aforementioned variables, except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awareness and attitudes toward citizenship at age 18" which still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udents' "voting intention", the other two variables of interest in this study, namely, "basic background" and "access to the iVoter",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udents' "voting intention".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wo items of this study, "basic background" and "use of iVoter" on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vote" was not obvious. However, since this study used purposive sampling and the sample is not inferential,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 finding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誌謝 i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 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動機 1
1.2研究問題與目的 5
1.3研究範圍與限制 7
1.3.1研究對象與時間 7
1.3.2研究面向 7
1.3.3研究限制 7
1.4章節安排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2.1政治態度及青年世代的連結 9
2.1.1政治態度的定義 9
2.1.2政治態度的形塑及其類別 10
2.1.3政治參與的定義 14
2.1.4政治功效意識的定義 16
2.1.5政治態度及青年世代之相關研究 18
2.2投票諮詢網站及投票意願的連結 24
2.2.1投票諮詢網站之定義及發展 24
2.2.2投票諮詢網站、投票意願及青年世代之相關研究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28
3.1研究架構與假設 28
3.1.1研究架構 28
3.1.2研究假設 29
3.2研究設計 29
3.3資料分析方法 31
3.3.1敘述性統計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 32
3.3.2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32
3.3.3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以及卡方檢定(Chi-Squared Test) 32
3.3.4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33
3.3.5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33
第四章 研究發現 34
4.1學生基本資料之敘述性統計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 34
4.2學生對於18歲公民權認知與態度和其政治參與之現況統計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 36
4.3學生對於18歲公民權認知與態度和其政治參與之差異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43
4.3.1不同年齡以及政黨偏好的受測學生對於18歲公民權認知與態度之差異情形 43
4.3.2不同性別、年級、就讀學校以及居住地區的受測學生對於18歲公民權認知與態度之差異情形 45
4.3.3不同年齡以及政黨偏好的受測學生政治參與之差異情形 46
4.3.4不同性別、年級、就讀學校以及居住地區的受測學生政治參與之差異情形 47
4.3.5不同背景的受測學生對於下降投票年齡的支持與否以及出席投票意願之差異情形 49
4.4.學生對於18歲公民權認知與態度與其政治參與之相關性分析 51
4.5學生對於18歲公民權認知與態度和其政治參與之影響分析 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9
5.1研究結果 59
5.1.1高中生的個人背景與其對於「18歲公民權的認知與態度」以及「政治參與」具有顯著差異。 60
5.1.2高中生的「政治參與」會影響其對於「18歲公民權的認知與態度」。 61
5.1.3高中生的「18歲公民權的認知與態度」以及「政治參與」會影響其投票意願,惟對於「iVoter諮詢網站導入」並不明顯影響其投票意願。 61
5.2研究限制與建議 62
5.2.1研究限制 62
5.2.2研究建議 63
參考文獻 65
附錄(正式問卷) 7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中文部分
馬起華(1974)。心理學與政治行為。臺北:商務。
葉啟政(1994)。社會科學概論。臺北:空大。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臺北:商務。
張秀雄(1993)。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義彥、盛杏湲(1988)。台灣地區民眾接觸政府參與行為的影響因素。變遷中的台灣社會,377-400。台北市: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鄭慧蘭(2000)。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高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吳宜芳(2003)。國小學童政治態度之研究-以台南市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市:國立台南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陳怡伶(2003)。台北縣高中職學生自我概念與政治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柯淑雅(2004)。基隆市兩所國立高中學生政治知識與政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信豪(2005)。台灣民眾政治功效意識的持續與變遷:政黨輪替前後的分析。選舉研究,第12卷,第2期,頁111-147。
楊婉瑩(2007)。政治參與的性別差異。選舉研究,第14卷,第2期,頁53-94
王靖興,王德育(2007)。台灣民眾的政治參與對其政治功效意識之影響:以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第11卷,第1期,頁69-107。
陳陸輝,黃信豪(2007)。社會化媒介、在學經驗與台灣大學生的政治功效意識和政治參與。東亞研究,第38卷,第1期,頁1-48。
陳陸輝,耿曙(2008)。政治效能感與政黨認同對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以2002年北高市長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第5卷,第1期,頁87-118。
吳玉秋(2009)。桃園縣國中學生政治知識與政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重禮,崔筱倩(2011)。年齡與選舉參與:2008年總統選舉的實證分析。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第26期,頁7-44。
鄭宏文(2012)。跨世紀(1991-2001)台灣地區大學生政治態度與行為變遷之研究(學位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
蔡孟淩(2013)。師範院校學生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王泰俐(2013)。「臉書選舉」?2012年台灣總統大選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行為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第31卷,第1期,頁1-52。
邱家玲(2014)。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黃月麗(2014)。社區發展的新動力-談青年參與社區行動。社區發展季刊146期。頁23-32。
謝仁烜(2014)。不同世代女性政治參與的差異(學位論文)。台北市:東吳大學政治學系。
劉詩芃(2014)。從TEDS 2008與2012總統大選資料探索台灣年輕人不投票之因素(學位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張乃勻(2015)。屏東縣高中生政治知識與政治態度關係之研究(學位論文)。屏東縣: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吳依珊(2015)。當代青年政治參與、公民能力與政治效能感之研究。國教新知,第62卷,第1期,頁21-33。
林哲揚(2016)。臺灣年輕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學位論文)。新北市: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
陳品皓(2016)。網路使用行為對於台灣民眾政治參與的影響之初探研究。復興崗學報,108期,頁95-120。
王嵩音(2017)。社交媒體政治性使用行為與公民參與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季刊,第32期,頁83-112。
張詩予(2017)。青年世代選民政治參與之研究(學位論文)。新北市: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
黃佳婷(2017)。當代台灣青年的政治參與:從批判性公民的角度分析(學位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程沐真(2018)。社群媒體對選民政治態度及政治參與之影響(學位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在職專班。
程紹華(2018)。使用VAA對大學生投票參與意願之影響:以iVoter為對象的實驗研究(學位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吳淑敏(2019)。臺灣地區高中生政治態度與相關因素調查研究(學位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陳脩文(2020)。台灣高中生的政治功效意識(學位論文)。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林珮婷,鄭夙芬,王德育(2020)。臺灣認同的世代差異與投票抉擇-以2016年總統選舉為例。選舉研究,第27卷,第1期,頁85-124。

二、 英文部分
Campbell, A., Gurin, G., & Miller, W. E. (1954). The voter decides. Row, Peterson, and Co.
Lane, R. E. (1959). Political life: Why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Adelson, J., & O'Neil, R. P. (1966). Growth of political ideas in adolescence: The sense of commun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3), 295–306. https://doi.org/10.1037/h0023699
Hess, R. D., & Torney, J. V. (1967). 4'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64.
Easton, D., & Dennis, J. (1967). The child's acquisition of regime norms: Political effica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1(1), 25-38.
Greenstein, F.I (1968).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14, 551-555.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Jennings, M. K., & Niemi, R. (1968). Patterns of political learning.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3).
Easton, D., Dennis, J., & Easton, S. (1969).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New York: McGraw-Hill.
Verba, S., & Nie, N. H. (1972).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social equal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eissberg, R. (1974). Political learning. Political Choice and Democratic Citizenship, Denmark: Prentice-Hall Inc.
Huntington, S. P., & Nelson, J. M. (1976). No Easy Choic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lbrath, L. W., & Goel, M. L. (1977).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ow and why do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 R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Finkel, S. E. (1985). Reciprocal effects of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fficacy: A pane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891-913.
Myers, D.G (1993).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MacGraw-Hill.
Verba, S., Schlozman, K. L., & Brady, H. E. (1995). Voice and equality: 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otler, N. & Kotler, P (1998). Museum Strategy and Marketing: Design Missions Building Audienc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Wall, M., Sudulich, M. L., Costello, R., & Leon, E. (2009). Picking your party online–An investigation of Ireland's first online voting advic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Polity, 14(3), 203-218.
De Graaf, J. (2010). The irresistible rise of the StemWijzer. In L. Cedroni, L., & Garzia, D. (2010). Voting advice applications in Europe. The state of the art. Napoli: Scriptaweb,35-46.
Hirzalla, F., Van Zoonen, L., & De Ridder, J. (2011). Internet use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eflections on the mobilization/normalization controversy.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7(1), 1-15.
Pianzola, J., Trechsel, A. H., Schwerdt, G., Vassil, K., & Alvarez, R. M. (2012). The effect of voting advice applications (VAAs) on political preferences-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field experiment. In APSA 2012 Annual Meeting Paper.
Schultze, M. (2013). Effects of voting advice applications (VAAs) on political knowledge about party positions. Policy & Internet, 6(1), 46-68.
Alvarez, R. M., Levin, I., Trechsel, A. H., & Vassil, K. (2014). Voting advice applications: How useful and for whom?.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olitics, 11(1), 82-101.
Enyedi, Z (2016). The influence of voting advice applications on preferences, loyalties and turnout: An experimental study. Political Studies, 64(4),1000-1015.

三、 網路資料
iVoter議題立場測驗網站(https://ivoter.tw/)
蔡立勳,〈民主國家中台灣最落後 18歲為何爭不到投票權?〉,《天下雜誌》,2022年11月23日,〈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9645〉。
楊泰順,〈楊泰順看台灣 降低投票年齡,是否同步提升年輕人的責任心?〉,《優傳媒》,2020年3月31日,〈https://umedia.world/news_details.php?n=202003310532079268〉。
18歲都可以公投了,「投票權」為何13年來遲遲無法下修到18歲?《關鍵評論》,2018年11月17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8383〉
郭淑媛,何欣潔,〈投票年齡下修到18歲 是時候了〉,《今周刊》,2014年4月17日,〈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78491/post/201404170016/〉
林綺薇,〈TVBS民調 44%不贊成下修投票年齡 各政黨支持者態度分歧〉,《風傳媒》,2020年6月1日,〈https://www.storm.mg/article/2711498〉
范正祥,〈立院法制局建議下修投票年齡門檻 順應世界趨勢〉,《Newtalk新聞》,2018年11月17日,〈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17/168081〉
〈高雄十八歲青少年要補選市長 三黨候選人齊贊聲〉,《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2020年7月29日,〈https://www.youthrights.org.tw/news/1549〉
〈【關注世代正義連線】借鏡日本大選:實現18歲公民權,台灣政黨需要決心與創意〉,《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2016年7月18日,〈https://www.youthrights.org.tw/news/401〉
〈誰掐住青年的聲帶?〉《今周刊》,2017年4月21日,〈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4&SerialNo=15807〉
〈Yahoo民調 你是否同意公民權下修到18歲?〉,《奇摩新聞》,2022年1月29日,〈https://tw.news.yahoo.com/poll/0915f060-7d93-11ec-90cf-35176ab47ad3〉
吳景欽,〈日本下修選舉權年齡的新試煉〉,《民報》,2017年10月24日,〈https://www.peoplemedia.tw/news/a533de26-0d7f-4e77-b170-1ced82cf6ed8〉
王揚宇,〈立院三讀 民法成年下修為18歲112年施行〉,《中央通訊社》,2020年12月25日,〈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2255006.aspx〉
劉宛琳,〈學者:投票下修18歲是擋不住了 對國民黨來說短空長多〉,《聯合新聞網》,2022年1月24日,〈https://udn.com/news/story/6656/6055942〉
姜遠珍,〈南韓投票年齡降至18歲 4月國會大選首先適用〉,《中央通訊社》2020年1月7日,〈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1070193.aspx〉
邱于瑄,〈囝仔人有耳無嘴?18歲將能投票,你不再能忽視這50+萬青年軍!〉,《遠見》,2020年5月11日,〈https://www.gvm.com.tw/article/72637〉
王穎芝,〈2020美國大選 「覺醒青年」浪潮來了!30歲以下選民投票率可望締造歷史新高〉,《風傳媒》,2020年10月31日,〈https://www.storm.mg/article/3160263?page=2〉
「差我這一票嗎?」青年投票率低,離鄉是主因,2018年11月1日,《今周刊》,〈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7/post/201811010017/〉
〈日本選舉權年齡下修至18歲 東亞僅台灣維持20歲〉,《關鍵評論》,2015年6月7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139〉
經濟學人資訊社,〈全球民主指數台灣排名第8 高居亞洲之冠〉,《中央通訊社》,2022年2月10日,〈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202100357.aspx〉
王韋婷,〈2020/投票率左右大選結果 青年選票關鍵指標〉,《RT中央廣播電臺》,2020年1月10日,〈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47708〉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18歲青年將有公民權? 網民激辯討論量單日突破兩萬則〉,《聯合新聞網》,2022年4月2日,〈https://udn.com/news/story/6656/6206521〉
莊雅婷,黃朝郁,〈年輕世代來了 一圖搞懂「18歲公民權」修憲案:還須965萬票才行〉,《中時新聞網》,2022年3月25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325003306-260407?chdtv〉
陳昀,吳書緯,〈18歲公民權修憲案通過// 立院109票贊成 拚年底公民複決〉《自由時報》,2022年3月26日,〈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507977〉
廖嘉瑜,陳奕安,〈18歲公民權是什麼?18歲公民權優缺點、內容、投票年齡修憲門檻一次看懂〉,《親子天下》,2022年11月26日,〈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4097〉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